将善和美沉到孩子心底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构建开放式养成教育体系的探索
“看,我有10枚风采章,可以换一个毽子!”“我拿了45个风采章,新的一年我要争取拿到55个,这样就可以兑换一个排球。”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通途小学“成功银行”兑换窗口前挤满了小脑袋,同学们手持“存折”在换取礼物。
“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我们针对孩子喜欢集卡的心理,对应各学科设置了相应的风采卡。”通途小学校长谢增焕介绍说,“成功银行”借用银行存款的形式,将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突出表现用风采章的形式储存起来,定期兑换成实物,学期结束时以“存款”多少来评比风采好少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江东区积极探索将养成教育“沉”到学生心底,开放、多元的养成教育体系在每个孩子的心田撒上了向真、向善、向美的种子,形成了“日常管理突出养成、课堂教学渗透养成、开展活动围绕养成、创设人文环境体现养成”的区域特色。
构筑多元互动的养成教育主体
每到下午放学时间,20多名小学生就会来到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紫鹃社区,在大学生志愿者的辅导下,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自护训练。这是江东区30多个“四点钟学校”的缩影。
从1998年开始,江东区在社区开设“四点钟学校”,不但让孩子安全地度过了4点放学到家长6点下班两小时的时间差,也成了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台。在“四点钟学校”,孩子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制作小玩具、画水彩画、做女红、练跆拳道等。镇安小学202班的叶昕霖同学告诉记者:“在‘四点钟学校’,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跟同学讨论,那里的老师也会教我,还能认识一些新朋友,我很开心,爸爸妈妈也很放心。”
学校家委会也全面参与到学校养成教育中。戎徐小学102班的十几名小学生近日在班级家委会的组织下走进四明山区,用义卖所得的2000元善款为杖锡小学送去了急需的图书等学习用品。“相信送去的浓浓情谊会在这些参与捐赠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留下温暖的一幕,这会成为他们成长的一种精神动力,”一位同行的家长说,孩子将平时闲置的书籍、玩具、日用品等收集起来义卖也能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江东区还通过实施一些创新举措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如筹办家庭教育周、组建家长学校讲师团队、建立家校同盟、编写《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教育丛书等。家住江东区宁舟社区的蔡先生从家长学校拿到《与孩子一起成长》这套丛书时很开心:“平时,我也非常关注女儿的成长,现在有了这本指南,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心里有底了。”
江东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江东区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除了整合校内教育力量,密切学校和社区、家庭的联系外,还着重加强部门联动,把全社会养成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譬如,区教育局和区文明办、妇联、共青团、文广新局等部门构建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养成教育推进模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