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王玉萍:我的课堂我做主——“一节课”所引发的学校变革
2018-10-10

  放眼望去,在异彩纷呈、名校云集的京城基础教育界,地大附中是一所不太起眼的学校,但又实在是一所不简单、令人流连忘返的学校。因成效显著,地大附中被学区领导誉为“一所精致的学校,一所真研究的学校,一所真正发生学习的学校,一所满眼都是生命的学校”。

  每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地大附中也不例外。地大附中的特色行走是从课堂开始的,这是因为,对课堂,我们一直心怀敬畏。

  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受到先贤孔子的启发。著名的荷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房龙对孔子极为推崇,称为“东方圣哲”,在其《与世界伟人谈心》一书中,他这样描述孔子:

  “他(孔子)坐在自己那简陋但整洁温馨的小屋里,拿笔墨纸砚,问着自己这样的问题:‘我该怎样,以何种方式教导人们以最低限度的痛苦和最大限度的满足来享受生活呢?’”

  房龙笔下的孔子,令醉心教育的我们深思,是啊,我们该怎样,以何种方式,让我们的学生以“最低限度的痛苦”和“最大限度的满足”来享受课堂呢?享受课堂吗,是的!须知,学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享受课堂,才不致辜负他们最美的时光!

  经过讨论,我们确立了学校课堂建设目标,那就是,要努力使地大附中的课堂成为“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和个体经验,学生可自主选择、积极行动和创造性学习的地方”;成为“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创造、共同成长的场所”。

  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并逐渐探索出地大附中“自主与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即“Z课堂”)。“Z课堂”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成果展示、质疑补充等环节,其间,学生在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基础上,走向黑板、走上讲台,大胆表达、质疑、补充,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他们开始享受课堂,享受成长的美好和生命的绽放。

  那么,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应该在哪里?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教学发生之前的所想所做,才真正决定了教学变革的成败,换言之,待教师走进教室那一刻,教学变革已经结束。于是,在“课前”,老师们便开始了变革之旅,读书、学习、思考、讨论、设计…… 力求妥帖、适切。其中,为切实感受学生的“实际获得”,我们开展了“影子学生”和“模拟课堂”等研修体验活动,老师们以学生的身份听课、学习,感受不同教学方式可能给学生带来的不同“滋味”。应该说,变化是悄悄发生的,当越来越多的教师让出黑板、走下讲台,当教师讲得越来越少、听得越来越多,当课堂上实现了教学交融、师生一体,当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课堂所带来的知识汲取的成就感、与人交往的愉悦感、自我提升的雀跃感时,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接近企盼已久的课堂建设目标。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完结,而是刚刚开始。

  宛如雨后春笋般,字母“Z”(即“自主与合作”)在地大附中火起来了。为落实新中考所要求的学科实践活动,老师们探索出“大Z课”(即“跨学科讲座+合作探究+展示评价”)模式;为落实北京市“四个一”德育工作要求(如天安门看升旗等),教育处摸索出“集训+自主+合作+展评”的“德育Z模式”。班主任们开始尝试“Z模式”主题班会,学科教师们开始上含“微课”的“新Z 课”;语文教研组还探索出“自主阅读—专题梳理—任务聚焦—合作研读—全班展评—跟进阅读”的“整本书阅读之Z模式”。此外,校园开放日、课题组活动、教研组活动、党员活动……再到学校大事要事的管理、决策,等等,到处都有“Z”元素。逐渐的,“自主与合作”成为地大附中的新风格,成为带我们走向勃勃生机的学校新文化。

  此时回头看,这一路变革悄然发生,却又扎实彻底。小课堂,大世界,我们与学生共同拥有的这个课堂、这间教室,足可以潜移默化地、但却有力地改变学生对自己的感知、对他人的印象、对生活的选择,乃至对世界的看法。真正对学生负责的学校变革,当从课堂开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8-10-09
中国教育在线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