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王殿军:劳动教育是亟待补齐的短板
2019-10-17
中国教育报
作者:
  强化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演艺圈的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娱乐选秀节目批量造星、“流量小生”一夜暴富、网络红人靠打赏日进斗金,这些社会不良风气和乱象,如同雾霾一般无孔不入,侵蚀学生的心灵,扭曲其价值观念,助长好逸恶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
  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今年教师节当天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1957年,毛主席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发展、总结,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但是在实践中,“五育并举”常常被简化成了德智体三育,在一些学校的实践中,更是变成了唯“智”独尊。这种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分数)的育人导向带来的诸多弊端已经开始显现,与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不相适应。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具体阐释,对于教育界准确理解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正本清源、导正航向之作用。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劳动教育,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强化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演艺圈的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娱乐选秀节目批量造星、“流量小生”一夜暴富、网络红人靠打赏日进斗金,这些社会不良风气和乱象,如同雾霾一般无孔不入,侵蚀学生的心灵,扭曲其价值观念,助长好逸恶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我们应当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他们相信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破解;让他们自觉将日常生活与理想追求紧密结合,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远大理想和个人目标,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劳动获取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思想观念。
  有人认为,开展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到农田或工厂干体力活儿,这是一种片面的、落后于时代的看法。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劳动教育的目标具有多维性,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技术素养)、劳动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等7个方面。劳动教育还具有融通性,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基础,对于其他四育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就是“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劳动教育与德育密不可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品质,这本身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劳动教育能促进智育。陶铸曾说过:“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锻炼得以内化和升华;劳动还能直接为某些知识的学习、观念和情感的体悟提供真实情境。让学生把《锄禾》背得滚瓜乱熟,他们对诗歌思想内涵的认识,可能不如到田间地头干一小时农活来得深刻。
  劳动与体育相辅相成。体育就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但是劳动可以促进人体消化吸收,使人体魄强健,为体育打好基础。有些农村学校或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监测指标通常好于中心城区学校,和这些学生劳动锻炼较多有一定关系。
  劳动涵养美育。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美。劳动美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和表现出的美,是社会美的最基本的内容,它使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以及才能、智慧、品格、意志、情感等本质力量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劳动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在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在“哈韩”“哈日”“娘炮”等各种所谓时尚风潮中坚持自己独立的认识和选择。
  劳育虽然在五育中“排行老五”,却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更是亟待补齐的短板。
  对开展劳动教育的建议
  这块短板怎么补?我认为:
  第一,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科研单位应该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纠正过去的一些偏颇认识,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第二,要保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各学段目标明确又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应该单独设立劳动技术课程,给予课时保障和必要的经费保障,通过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建起一支教师队伍,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
  第三,要建立相关的实践基地。现在很多城市学校连最基本的体育锻炼的场地都不够,建设劳动实践基地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显然不行,需要创新思路,更多地借用外部资源,建立校内外社会实践资源的协同共享机制,与农场、工厂、社区等开展合作,拓展劳动教育的途径,通过校园劳动、学工学农、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健全社会教育资源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在这方面,职业学校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需要强调的是,在合作建设实践基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劳动教育的课程理念及7个方面的培养目标融汇其中,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而不仅仅是“劳其筋骨”或提高劳动技能,更不宜把经济利益(物化的劳动成果)作为重要目标。
  第四,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没有家庭的配合,劳动教育的链条是不完整的,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家校合作推动劳动教育润物无声地进入每一个家庭。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珍惜劳动成果,在家里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不能把做家务视为完成“作业”或是“作秀”。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劳动,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不能缺位。最后,我想用一句高尔基的名言与师生们共勉:“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