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禁锢以后人就会缺乏创造性,清华附中办学宗旨在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文化氛围,培养大气、阳光、素质全面提升的学生。” 日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在接受采访时阐述了自己对学生素质养成的见解。
融合文化资源 让校园无边界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诉求
有劝学子们珍惜光阴的“行胜于言”日晷,有朱自清先生曾漫步驻足观赏月色的荷塘……清华,以她百多年来的品格、不动声色的包容,不知不觉地浸润着孩子们的智慧养成。
清华附中充分发挥位于中关村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为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养成创造有利条件。王殿军认为,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互动,使校园无边界,动员一切可调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建校以来,始终坚持邀请大学教授为学生授课的办学传统,帮助学生真切地感悟科学与人文精神,体味尊崇学术、维护公理的大学精神,有效拉动了大学与附中的文化互动;当学生走出校园去亲身体验生活课堂,清华园又成为天然大讲堂,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这样的“一出一进”、“一静一动”,打破了校园的藩篱,助推了学校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自2007年担任附中校长以来,王殿军用自己所能提供的资源尽量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满足自身兴趣和特长的机会。
从学生需求出发,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作为老师,必须就在学生身边,学生有问题随时能够解决,让他踏实地往前走。”作为一位校长、一位老师,王殿军始终跟孩子们在一起,每周坚持几天同孩子们打篮球,用他自己的话说,“放下身段,走近孩子”才能了解他们对学校的需求,虽然在激烈的拼抢中,他也有过“挂彩”的经历,但这种“亲近”带给学生和学校的改变却是巨大的。
“在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中,中小学阶段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为人生奠基的阶段。”王殿军表示,“校长要把握住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育的方向,要具备国际视野。”
学校是这样一个地方,她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给学生提供知识的滋养,从教室到校园,从图书馆到校长室,在这所附中里,处处都透着清华大学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风骨。在为孩子们建设一流实验室的时候,在与国际学校的课程接轨的时候,清华附中从未吝惜过投入。是学校“钱多不愁花”?这样的评判自然是不对的,用王殿军校长的话说,“创造平台,并且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才能让孩子有机会发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在一次为孩子们讲述自己成长经历的时候,王殿军校长曾说过,“对于我的经历,与其说是每一次馅饼砸着我,还不如说是我自己移动到馅饼下。收获的是偶然当中的必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天分还是努力,王殿军认为都是长必须经历的,“学生要在学中慢慢体验,在辛苦中努力,通过辛苦付出获得每一个进步,让孩子体验这种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快乐。但是成长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没有那么轻松,本事哪能那么轻松就学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