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故事 | 走近新邵县芙蓉学校副校长邓亚兰
邓亚兰老师生长在教师之家,从小就耳濡目染了爸爸、妈妈的教师情怀。与她爸爸妈妈一样如痴如醉地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徜徉于书山之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教师。1998年邵阳师范毕业后,走上了教师岗位。第一站从边远山区白云铺小学开始,到现在的新邵县芙蓉学校,一站就是22年。1999年,她嫁入了教师之家,沿着父母的足迹,忠诚教育事业,钟爱教师岗位,坚守教师职责。三尺讲台上,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强烈的责任心与灵动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青睐,赢得了同事、学校、领导的赞赏。
邓亚兰老师
唱响奉献之歌
1998年邓亚兰邵阳师范毕业后,第一站来到边远山区白云铺小学。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学校,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邓亚兰心想:“在我立足之处,只要深挖下去,就会有清泉涌出。”她无怨无悔地选择在大山脚下,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真知灼见,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对事业的不懈追求,融入到了一丝不苟、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2000年9月身怀六甲,家人多次劝她休假,但邓亚兰极力反对,要回了请假报告,对家人笑着说:“让我的孩子感受教育的熏陶,做免费的胎教吧!”这一期她挺着大肚子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从未间断,有好几次因贫血晕倒,她瞒着家人,凭着年轻气盛这股劲,挺了下来。儿子出生才几个月,又一年新学期来临,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又狠下心来,将不满周岁的儿子交给了保姆喂养,每周日回家看望,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实在很少。
2002年,邓亚兰调入新田铺镇长冲铺小学担任教导主任兼一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学。那一年,由于过度劳累,贫血严重,生活规律受到破坏,晕倒在讲台上,她病倒了,把学生和同事们吓呆了……校长批假让她休息几天,但她谢绝了,因为当时正是学校申报新邵县合格学校验收的紧要关头,怎能独自休息呢?第二天,邓亚兰又拖着虚弱的身子,继续整理学校内部档案资料,主持学校常规工作,准备验收材料,学校同事被感动了,校长被感动了,上级领导被感动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长冲铺小学合格小学验收通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这句格言道出了成功背后的辛劳和血汗,邓亚兰不就是这样吗?
邓亚兰常挂在嘴上的座右铭是“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在7000多个日日夜夜中,邓亚兰没有因为天气或疾病请过一天假。不管是当普通教师还是当班主任,不管是当教研主任还是教学副校长,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严寒酷暑,从来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在教师岗位上,学校领导特别放心,班级学生不会担心,学生家长不用操心,22年教育教学的征途上,因为邓亚兰的工作日程表上不存在“空格键”!在教育事业这块沃土上,始终迈着坚实的步伐一路向前,以师爱诠释教育,以执着、赤诚和坚毅体现了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崇高的人生追求,青春放歌,唱响园丁之曲。
谱写爱心之歌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因为我们爱的是别人的孩子,所以我们从事的是神圣的事业”。邓亚兰常常用这句话来宽慰自己。
2000年下学期,邓亚兰班上一位孤儿黄同学因不小心把下巴摔开了一道大口子,邓老师急忙将她送进医院。在缝针时,黄抓着她的手,大声地痛喊“妈妈——”,邓亚兰含着泪水,安慰她说:“不怕,孩子,妈妈在这。”虽说一件小事,但对这可怜的孤儿,多么需要母亲的关爱。当天,邓亚兰怕无人照顾她,怕伤口感染,就把她留在自己的住处,给她喂药、喂饭、换药……孩子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那是感激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
2005年上学期,在担任肖黄塘学校校长期间,她班一位10岁弱智儿童肖卫军,生活不能自理,平时不讲卫生,到处乱跑。班主任极力反对招收,怕出安全事故。但家长极力要求入校,邓亚兰主动承担了这份责任,平时上课邓亚兰耐心地教他写简单数字,下课注意他的安全,教他如何做一位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孩子,经过一期的努力,以前的坏习惯有所好转。学生家长到校热泪盈眶,激动地说:“邓校长,只有您把我的儿子不当作傻子呀!”
邓亚兰担任班主任的十多年中,把对学生的爱默默倾注在日常工作中:学生病了,主动带去医院就诊;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主动资助或物质帮助;学生父母闹离婚,主动去调解;对于那些失去家庭温暖的学生,则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为学生为教育谱写爱心之曲。
每当教师节和春节到来时,邓亚兰的手机就会接到数不清像这样的短信祝福:“老师,我常惹您生气,但是您总有一颗包容的心。您的辛劳将常记我心、您谆谆教诲永难忘怀!邓老师,教师节到了,我又想起了您”,“老师,我的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春节到来,远在北京的学生向您祝福”,邓老师常常被饱含热情的祝福,感动得热泪盈眶。
工作中,邓亚兰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教育成功的金钥匙。凭着这颗爱心,邓亚兰在班主任岗位不断成长;凭着这颗爱心,在学校管理上日趋成熟;凭着这颗爱心,一棵棵稚嫩的幼苗茁壮地成长。她以爱心经营的班级,曾多次被学校、学区评为“文明班级”、“优秀班集体”。
把脉教改之歌
在教育现代化工程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在教育改革开放正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今天,邓亚兰深知:“唯有改革开拓,勇于创新,才是教育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又是教师改革创新的实践园地。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邓亚兰勤于学习,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力求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为了锤炼自身的业务素质,勇于实践,创造性地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的热情高涨起来,让他们的个性展现出来。教学中,尊重学生,极力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每天上完课记下教后札记,写下心得体会,使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有时,为了精心设计一节优质课比赛,邓亚兰全身心地扑在课堂设计之中,备课、查资料、制课件、模拟上课……头昏了,就洗一把脸;嗓子哑了,就含上一片“金嗓子”,为了使这一堂优质课成功地展现在课改的前列,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在县优质课上,邓亚终于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县一等奖。在教研教改中,邓亚兰教了8个一年级实验班,每到一所学校,会主动承担学校课改的重担。在“汉语拼音活用法”实验中,让孩子们以听、读相结合,趋向生活,提取资源,助于学习;在“科学认读汉字”实验中,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走开放识字之路。有时为拟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而煞费苦心;有时,为制作教具和课件在灯下忙碌到深夜;有时为实验结果的分析,夜中辗转难眠……
作为市县小语骨干教师,邓亚兰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参加国培计划(2018)新邵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不遗余力帮助和培养全县青年教师成长。从2018年到现在,她带领30余名学员参与国培计划研修团队研修。制定送教培训方案、设计送教下乡课程、上示范课、磨课研课、做教学培训专题讲座。为了帮扶边远薄弱学校,她又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小塘镇中心小学,为小塘镇全体小学语文教师上示范课,开展课后反思和教学评价,并结合专家和本校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有效提高团队人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深得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邓亚兰曾10余次参加市、县、镇级教学比武,每次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用“爱心、耐心、细心”贯穿育人始终,公正、公平、真诚、无私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努力用汗水在青春的日历上绘成了浓重墨彩的篇章,在教育的天地里实现着人生的一次次超越。
高唱收获之歌
邓亚兰不搓麻将不打牌,不玩游戏不逛街,坚守着清贫、坚守着劳累,坚守着奉献,始终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22年的孜孜以求,把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毫无保留的献给了教育事业。大胆创新、刻苦钻研、勇于尝试,换来的是累累硕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五年来,邓亚兰每学期所教班级的成绩均名列前一、二、三名。《小青蛙找新家》荣获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撰写的教案《小熊过桥》被评为市级优秀教案,获新邵县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
撰写的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荣获全国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发表于《明日》杂志中;2018年10月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荣获全国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发表在《语文课内外》杂志中。《别做钻“牛角尖”的老师》荣获省级一等奖;《小绘本的魅力》荣获省级一等奖;《让儿童站在正中央》荣获省级三等奖;《寻找“亮点”,让学生们更自信》荣获省级三等奖;电教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荣获省三等奖,并载入《中国21世纪教育思想》,10多篇教育通讯在教育网上发布;30多篇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
指导潘海波老师在邵阳市小学语文素养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学习何芹姣同学优秀事迹心得体会征文活动,荣获优秀辅导员奖;在第六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优秀辅导员;荣获第15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指导一等奖;获邵阳市“南方杯,我爱我家”主题征文活动优秀指导奖;在全县《党旗飘飘》读书征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第四届全国少儿书信比赛,指导肖湘、朱滢、孙涵同学荣获一等奖、梁睿同学荣获二等奖;辅导曾仙容同学习作《鸡也吃夜宵》、《扭曲的“流行语”》刊发于《小学生阅读与写作》……
参与“十一五”省级课题“利用生活数学促进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第三届湖南省基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参与十二五课题《科学家庭教育实践与指导的研究》在第九届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2014年参与十二五课题“利用生活资源,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被定为合格。
邓亚兰先后获得邵阳市骨干老师,新邵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新邵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2018年12月被评为“国培”“省培”县级教师培训“优秀专家”。2018年被聘为国培计划(2018)新邵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学科专家”。
“希望的种子总是播入渴求的土地,我不敢奢望自己成为希望的播种者,但我愿用我的一生守候希望,静静地看着它发芽、抽叶、开花、结果,和它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邓亚兰将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化作如椽巨笔,让青春在三尺讲台放射出最为夺目的光彩。
作者 | 吴平初 胡希波 孙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