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6福州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2016-04-11
福州市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及福建省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要求,依据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结合福州市实际,组织编写了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说明,现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下发。望各学校按照本考试说明组织复习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参照《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按照《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说明(物理)》的具体要求,并结合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贯彻教育部有关考试命题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精神。命题体现:

  1.正面导向性: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命题遵循《标准》中内容标准所确定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体现课改理念,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核,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师生关注科学探究,注重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适当体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有利于我市的高中物理教学。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应用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命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机械性记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于科学知识、物理思想、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探究能力的考查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注重试题的问题性、情景性、生活性和开放性,注重试题的创新,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度。

  3.公平适用性: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及试卷形式体现公平性,努力使试卷较好地适应我市教育的发展水平。试题的素材和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编制尽力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符合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其他学科现实和身心发展水平。

  4.科学规范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试卷结构设计科学、简约、合理,控制主、客观试题比例,充分发挥各题型试题的功能。难点适当分散,语言表述准确、规范,图文匹配。设置适量的开放性试题,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发展创新的空间。避免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5.时代教育性:命题的素材尽量反映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反映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关注高新科技、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注意试题积极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体现人文关怀,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㈠ 考试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两大部分。分布于本届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科版)八年级全一册和九年级全一册中。

  ㈡ 考试要求

  1.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不孤立地对科学探究要素进行考查,而应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实在科学内容的考查中。

  (1)要求初步掌握科学探究七个要素,初步掌握六种实验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提出问题、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分析概括、交流和评估能力。

  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变化的条件;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实验观察等情况中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尝试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猜想与假设;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会收集实验证据并进行分析论证;撰写简单的实验探究报告;尝试对实验进行评估、调整和改进;能在某些实验中简单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选择减少误差的方法。

  (2)科学方法不应机械地考查方法的名称,而应在具体情境中考查理解科学方法,领会物理思想方法的本质以及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于独立操作,要求“会”,即会根据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尝试对实验进行调整或改进。课标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分成三类:基本仪器操作、测量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这是课程标准对学生亲历亲为实验明确的硬性要求,相应的要求说明见本说明附表。

  2. 对于科学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要求层次,在“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中用字母A、B、C标出,其含义如下:

  A:能知道知识的内容及含义,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并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B:能理解知识的确切含义,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能简单运用,如:简单作图、解释简单现象,进行简单计算等。

  C:能将知识应用在新情境中,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

  ㈢考试具体内容和要求

  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

力  学
知 识 内 容 层次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A
2.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B
3.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B
质量与密度 4.质量,质量的估测 B
5.密度 C
运动和力 6.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B
7.弹力 A
8.重力 B
9.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B
10.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B
11.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条件 B
压强 12.压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C
13.液体的压强,连通器原理 B
14.大气压 B
15.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
浮力 16.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B
机械与机械能 17.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 B
18.滑轮,滑轮组 A
19.机械功,功率 B
20.机械效率 B
21.动能,势能,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A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