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校园欺凌事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中小学欺凌问题成因复杂,危害不容小觑,需要多方协作,建立长效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既要预防和保护,也要教育和惩戒;既要责任到位有效防治,也要保护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建立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的长效机制,保障学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尽管学生是成长中的、受教育的个体,但也有其特定的社会生活。换言之,学生在学校既有学术生活,也有社会生活。人际交往是很复杂的,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在处理人际矛盾时出现偏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这种偏差得不到有效的处置时,就可能会出现极端情况,欺凌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事件。
中小学生欺凌是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抵御伤害的能力相对较弱,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对受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家庭的幸福乃至社会稳定。
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义务教育法要求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提供安全和谐的受教育环境是义不容辞的法定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保障学生在学校能够安全地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学校教育的底线。因此,建立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的机制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同时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家庭、学校、政府部门应加强协作,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协调机制,确保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中要形成共识与合力,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形成综合治理机制。中小学欺凌问题主要发生在学校和上下学的路上,但问题的根源不一定在学校。影响学生行为的涉及到生理、心理和道德等多种因素,这些影响可能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也可能来自社会其它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解决冲突的方式对孩子有直接影响,在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中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不通过暴力打斗和恶言相向的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很多在学校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都与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争吵打闹、得不到关爱有直接关联。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专题教育、组织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处理矛盾、防治欺凌和加强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学校还应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如将对实施欺凌学生的处罚规定纳入校规校纪、强化技术防范、成立专门委员会处理欺凌事件等,加强管理,有效防治。
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把防止学生欺凌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关注,可以通过组织专项督导或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学校开展学生欺凌问题的专项调查,了解学校在此项工作中的成效,对学校与此项工作相关的制度流程和组织机构等进行检查。
公安机关可以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对于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做好相关侦查和逮捕等工作。检察院和法院根据案情进行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审判等工作。对依法应承担行政、刑事责任的,可以依法利用拘留所、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等场所开展必要的教育矫治,也可以根据法律进行判刑处理等。
三、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限,要给予学校和教师合理的惩戒权,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给教师和校长增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
中小学生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经常会在学校打闹嬉戏,这种打闹嬉戏是学生生活中正常的交流和交往。在界定学生欺凌时要有合理的界限,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担心发生欺凌而限制学生间正常的嬉闹。
惩戒是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于处理学生欺凌问题而言,学校和教师应该具有必要的处分和惩戒权。学校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可以给予实施欺凌学生相应的纪律处分,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防止中小学生欺凌工作的关键是完善制度建设,让教师认可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去对待,并给予教师必要的管理权力,而不是单纯地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此项工作给学校和老师增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
总之,加强中小学校园欺凌综合治理涉及面广,责任主体多,要从培训、考核、问责和依法治理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既要防患于未然,保护和教育学生;也要正视出现的问题问题,进行必要的处分和惩戒。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钟秉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