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教育职责
家长应该正确理解自己的职责:我们是孩子的父母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生活保障和学习条件。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稳的家。
父母之间、孩子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和谐。一个打打闹闹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更谈不上有好成绩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夫妻之间难免会出现别扭、吵架,甚至离婚,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把孩子牵涉进去。因此,不管我们大人怎样,不能把火气撒到孩子身上,不能在孩子面前谈论这些孩子还不懂的问题,我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好榜样。
其次,我们在物质和金钱上满足孩子的需要。
只要对孩子学习生活有益的,我们都应该大力的支持。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学费上发愁,不能让孩子在学习用品上得不到满足。但是,我们要提醒孩子要注意节俭,不要攀比。另外,我们注意一点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以前在小学,由于孩子刚接受到课本知识,内容也比较简单。因此,孩子在小学阶段我们常常给孩子辅导学习。但是到了初中,如果我们还像小学那样手把手教孩子,那会适得其反。
我们必须改变角色,对孩子的学习我们只要起到监督作用就行了。学习的事让孩子在学校请教老师和同学解决。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1、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父母不是孩子学习的依赖后,孩子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独立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学会学习。
2、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
孩子在学习上有不懂的东西,我建议家长不要教自己的孩子,要鼓励孩子第二天问老师或问同学。这样,孩子在请教的过程中就能学会和他人沟通,学会和他人交朋友。
3、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青春期渴望交朋友,但又不知如何交朋友。如果孩子在学习上能够互相帮助,慢慢的就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朋友关系,对孩子是有益的。一个具有真正朋友的人,他的性格是健全的。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大家都明白,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肯定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了初中,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应该还要深化,还应多个朋友这一层的关系。如果我们只认为孩子还只是"孩子"的话,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可能越来越僵。因为到了初中一年级,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似懂非懂,渴望独立,寻求大人的尊重和理解。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和孩子做朋友,给孩子倾诉的时间和空间。当孩子谈论某些事情的时候,不论对错,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旁听者。如果孩子对这件事理解有了偏差,我们不要训斥孩子,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给孩子分析对与错,从而修正孩子的看法。如果孩子和我们已经达到了无话不谈的境界了,那么我恭喜你,你和孩子的关系很和谐,那么,孩子今后肯定大有作为。
●事业与孩子
当孩子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家长的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左右,而这个年龄对我们来讲,不管你干那一行,都是一生人中打拼、升职的最佳年龄。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我们的取舍尤其重要。许多家长都觉得小学六年里,我没怎么在孩子的身上花时间,孩子也学得不错,怎么一到中学就变了样!究竟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其实两方面都有原因,但这其中不可忽视的还有家长的问题。当小孩在读小学时,所学的内容除了简单的基础知识外还有如何与人相处,除了日常行为规范外还有如何在玩中学。而与中学比较起来,这些学习内容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所以家长可以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自己则可以全力地在外打拼。但当孩子上了初中后,由于小学轻松的学习使很多孩子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初中后,这种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显得格外的突出,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很快在学习上远远地落在后面,加上新环境的不适应,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相继出现。这时候,很多家长就找不到问题的所在而显得焦虑万分。由于前面的十年、八年,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得不够,所以现在最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事业与孩子之间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曾经有这样两位家长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家长是某公司的懂事长,另一位是该公司里的一名普通员工,两孩子同在一个班级读书,前者的孩子刁蛮任性,行为习惯很不好,学习成绩更是不如人意,后者的孩子听话懂事,行为习惯很不错,成绩优秀。前者遗憾地感叹到:我大半辈子都在外面不停地奋斗,为的就是这个孩子,现在家里什么东西都是应有尽有,从小就有保姆照顾他的一切起居饮食,可以说是毫无后顾之忧地学习,但没想到他会成这样子。后者也感慨到:我累了大半辈子,每天忙里忙外,就想这孩子有出息,虽然很多知识我已经不懂了,但我还要问问他的学习,他今天能这样,我也心满意足了。从这两位家长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两人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但由于后来在事业和孩子的时间分配上不一样而导致了两个孩子现在不同的状况。所以我们身为家长的一定要意识到,除了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精神条件,那就是:关怀,无论你在多忙的时候,都不忘给孩子以关爱,哪怕是通一通电话,一句简单的问候。
●谁带大的孩子"像"谁
谁带大的孩子"像"谁,这里有着深刻的含义,它反映出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般有以下的情形:
1、孩子从小跟妈妈长大
由于爸爸的工作问题,爸爸不能及时在身边教育孩子,管理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到了妈妈身上。我们知道,母亲的性格是比较温柔、软弱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比较细致和罗嗦。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性格比较温顺,乖巧,办事也较认真细致。但孩子不太开朗,胆小怕事。对于这样的孩子,作为父亲,不管有多忙或相距有多远,每天一定要记得给孩子打电话问候孩子,假期要带孩子一同出游。给孩子选班主任的话,最好选一个开朗活跃的男性班主任为好。
2、孩子从小跟爸爸长大
跟父亲长大的孩子,性格比较开朗,喜结交朋友,办事雷厉风行。但孩子做事不够细致,丢三落四。如果初中不重视孩子交友的引导,孩子很容易因为交友不慎而导致无心上学了。这样的孩子,母亲要注意关爱孩子,给孩子选班主任的话,最好选一个心细的女性班主任为好。
3、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孩子
由于父母的各种原因,有的常常把孩子交给父母去培养,由于父母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平时孩子错了,他们也不舍得打骂;孩子想要什么,他们都无原则的去满足孩子。在这种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养成的习管理惯不太好,而且好吃懒做,怕苦怕累。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加强孩子的习惯养成,让孩子多吃苦,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给孩子挑严厉的班主任比较合适。
总之,孩子成长的过程,作为父母的角色谁也代替不了,最理想的情况是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长大,让孩子完完全全得到父母双方的爱。
●成功的父母 失败的孩子
很多家长时常抱怨:我的学历这么高,智力这么好,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遗传我的一些基因呢?也有的家长抱怨,我的事业这么成功,为什么我孩子这么失败呢?其实,目前孩子的不优秀,我们不能太多地责怪孩子,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自我反省。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今天事业上的种种成功,那是因为我们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专注我们的事业,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专注,这是我们拿孩子的成长代价来换取的。如果是这样,那是得不偿失的。"一个人不管官当得多大,他都有退休的时候;一个人不管生意做得多大,他也有亏本的时候。"当你老了,孩子大了,你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仅不能养父母,还不能养自己,这才是我们的失败啊!其实,培养孩子与自己事业并不矛盾,这些个别的例子只是提醒我们,不管我们身处何职或拥有多少钱财,我们都应该时时刻刻记得教育我们的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
●用爱去鼓励孩子
孩子暂时的落后,很多人对孩子尽是批评和嘲讽,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的孩子自信心越来越差,越来越落后。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付出爱去鼓励他。
对于落后的孩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1、正视差距,多一份付出,少一声怨言
我接手的初一(3)班,各科平均分都比其它班低十几、二十分,学生上课捣乱,老师很难把课上得下去。那天下班回家,我真想不干了。我没想到面临的是初一最差的班,真是满腹委屈。第一次家长会几乎是声讨会,家长质问为什么要分出这个差班,说孩子在这个班连考高中都没指望更别说考重点。当时我气得真想说,我还不愿接这个差班呢!但理智告诉我,我代表的是学校,我要家长相信我,相信学校。
从那以后,我将以前午休的时间给孩子,我每天在教室管他们午休,只要我没课就时不时站在教室窗外盯住那些不遵守纪律的人。每天我最早到校,陪着孩子们一起扫地、早读,下午放学后,我请授课老师为偏科的孩子补缺补差。在这里,我最要感谢的是这些老师,是他们陪着我一起工作,一起流汗,一起承受委屈;同时,我也要感谢这些最"差"的孩子,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让我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和喜悦。
谁甘居下游?种子说:"给我阳光、水、肥料我才能茁壮成长。"我们是耕耘者,我们要不怕流汗,针对不同的种子,我们要给予不同的养分,有些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要帮他们树立自信心,真正走进他们内心就会挖掘他们的潜力。正是不断地一边给孩子们打气,一边给他们加压才有了班风的改变,才有了整体成绩的上升,才有了家长的表扬,才有孩子的自信,这些来自于我们老师共同的汗水。
2、让爱在孩子的心中回荡
您的爱孩子感受到了吗?只有让孩子体会到你的爱,这才是他接受您教育的前提。孩子之所以总要出错,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认识能力差,是非分辨能力不强。这时,我不能一味采取严厉批评或惩罚的方式,强迫他们做什么,如果这样,孩子就不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这时我们要耐心讲清事理,弄清是非。通过说理教育,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从实质上改变他的思想意识,纠正他的习惯。曾有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学习就不认真,上课不专心,爱搞小动作,老师批评他多次,但意见接受,行动照旧,还是改不掉。由于一开始,一直对他思想工作做得简单,或罚站,或罚做清洁,或教训一顿,从来没有触动到他的内心。通过详细了解,得知这个孩子来自再婚家庭,对家长存在极其叛逆的心理,觉得老师跟家长差不多,也拿他没办法,因此就毫无约束。我觉得这种类型的孩子应该吃软不受硬,于是我先在班上肯定他的优点;再像朋友一样找他谈心,开始效果不大,直到有一次他再次犯错,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训话,当我问他知不知道老师关心他、担心他的时候,他惭愧的低下了头:"我从来不知道老师会关心我。"
我见情况有好转,便抓住时机,继续攻破。从他入学以来的学习情况谈到新学期该怎么学;从小学升初中时的志向谈到以后的目标;从家庭情况谈到社会情况;从他个人谈到班级以至青年群体;最后落到他目前的表现和新学期开始就上课捣乱的问题上。在谈话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对有些问题总要回避,我就偏要谈这些问题,当谈到家长、老师对他的关怀得不到回报时,他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来。我趁热打铁,勉励他这学期彻底上课捣乱的坏习惯,努力摆脱学习上的落后局面,他当时就一个劲地点头,牙齿咬得紧紧的,看得出决心很大。我见思想工作的效果已经出来了,又说了几句激励的话,便让他到教室去了。随后,在班级调换座位的时候,我又故意安排他跟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坐,他也明白我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坏习惯改了不少,成绩是步步上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年级跃升了三十多名,通过对这个孩子的教育转变,我也得到不少收获,这件事使我认识只有到孩子的心坎上,就会取得好效果。
3、恩威并重,让孩子感受到爱恨情感
青少年总是活泼好动的,家长不可能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样稳重、文静,特别是后进生更是好动得很,要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除了严格的要求而外,就是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兴趣点、闪光点,从而投其所好,展示家长与他们的共同语言,让他们能接受自己,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面对一个刚毕业的教师,孩子总存在着一种心理:这个老师一定"好说话"。因此,作为家长的威信往往不高。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怕我,于是一个星期之内,我"大砍大杀"了四个重点人物,一个是态度懒散、不听指挥的,一个是喜欢动来动去坐不住的,一个是不做作业的,一个是上课不认真爱搞小动作的。刚好又遇上学校大整风,我就将其中一个较单纯的送到学生处学习,我知道这位孩子可能暂时恨我,但这改变这位孩子的态度,给其他同学来个杀鸡骇猴。但我时刻关注这位孩子,给他付出爱,让他重新喜欢我。这件事后,孩子怕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爱我,爱我们的班级。一段时间以后,我一方面坚持原来的纪律要求,另一方面想尽办法增加和孩子接触的机会。人与人之间最容易、最真诚的表达方法就是信件,于是我让孩子写周记,题目是"――我想对你说"。在周记中我了解到孩子的许多真实想法,包括对班级、学校、家庭、朋友等等,有了这些桥梁,我与孩子的交流就可以更深一层了。我找了不同的时机和一些孩子谈心,谈心时尽量投其所好,多站在他(她)的立场解决问题,渐渐的,我成为了孩子的良师益友,有很多孩子还主动的来找我谈心。通过不断努力,现在我既能有序地管理班级,也建立起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这种融洽的关系建立起来后,更促进了班级的严格管理,因为孩子最终从"怕"班主任,转变成"服"班主任。基于此,我认为,投其所好,寻找共同语言,是培育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
4、发挥榜样的作用,重视潜移默化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榜样的作用比反面教材的作用更具有感化力,表扬孩子的优点和成绩远比批评孩子的缺点和失败的教育作用要大。杰贝尔也说过:"孩子需要榜样,甚于批评。"在家长工作中,抓住孩子的成绩和长处,选择恰当的时机多表扬孩子,以唤起孩子的上进心、荣誉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拼搏的信心,将使思想教育的作用更持久。我班有些孩子成绩不够好,但在其它方面却有很多优点,如果这些优点不能发挥出来,那么他的初中生活将只能留下一片空白。第一学期我班的体育委员,成绩不很好,纪律也说不上很自觉,同学对他也是诽誉参半。接近学期末的时候,他忽然找到我,说是若上了麻烦事。原来是和高年级的孩子起了冲突,我二话不问,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我抓住时机好好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并让他假期回去好好想一想以后该怎么做。第二个假期一回来,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学习态度异常的认真。这时,我在班上不时的表扬他,称赞他的改变。在以后的班级我就充分发挥他的才能,突出他的优点:年级接力赛、拔河比赛中,他是主力,为班级争了不少光。他为班级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我就因此常常把他当作活动的榜样来称赞,而正是这些称赞使他减少了暴露缺点的次数,也使得他搞活动时能带动更多的人去完成任务。此外,我也重视塑造学习上的榜样,在教育启发成绩差的同学时,我常常把班上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分析给他们听,让他们去学习这些尖子生的学习精神和方法,并把尖子生当作学习行为的参照,改进学习过程,因此,班上很多同学都想跟好成绩坐同桌,有些同学没安排跟成绩好的坐,挨着坐也愿意。反之,上课不认真,学习不塌实的几个人,往往谁都不愿跟他们坐一起。在我的班级管理中,班上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榜样,某个科任老师也可能是榜样,某个家长也可能是榜样,当然更不用说伟人名人了。孩子很喜欢听我孩子时代的故事,我就常常讲一些让我后悔的事,或是浪费时间,或是对不起老师,把自己的自责拿来感染孩子。但主要还是讲积极的一面,特别是讲我读大学的潇洒,游天南海北奇闻,刺激孩子升学成材的欲望。榜样的主要作用是对孩子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不是明显的,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但却是最有用、最持久的教育,它比起直接的说教来,作用大得多,因为孩子最厌恶过于直接的说教,直接的说教反而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现在,我班虽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通过努力,班风基本上比较纯正了,也正是由于我常常运用榜样教育的方式,班上也基本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歪风邪气在班上也没有了市场。
总之,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不应该吝啬我们的爱,我们应该给孩子鼓励,不仅班主任工作如此,家长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
附:案例选登
别对孩子说"你真笨" 刘博
给一个亲戚的小孩当了几天临时家教,发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每次我给他出一个题目,他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会。"即便是很简单的常识问题,他也会这么说,而且还要很诚恳地加上一句:"我太笨了"。我好奇地问他:"这些问题你想都没想就说不会,而且,你为什么总说你笨呢?"他低着头:"老师和妈妈都说我反应慢,脑子不好使,在班里,同学还叫我傻子哩!"他的话让我一愣,在我的印象里,他只是不爱说话,但绝对不属于笨孩子,有时候我们玩电脑,他还是我的老师呢。印象最深的是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带着他去他叔叔家,当时正值春节,叔叔家门上的对联很有趣,我不由得多念了两遍,回来跟他妈妈提及,当我刚说上联,他马上就接了下联,当时我还惊讶他的好记性,可现在......
我也是个老师,我也曾信口批评过学生,也曾用词偏激,没想到这些无意间的词语会在孩子的心中产生这样的负面影响。
第一天,我没有教他任何东西,我们一起玩游戏,每次他稍有成就我就大声表扬:"你真聪明!"当天晚上,我还讲起那个对联的事,我一再申明:"在我眼里,你一点都不笨,相反,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半信半疑地看着我,不说话,但我从他轻快地跑前跑后,主动拿各种水果让我吃的神态里,我读懂了他的表情,我知道他肯定是喜欢我的。第二天,我试着就一些小常识一步一步启发他,当他习惯性地准备说不会的时候,我总是微笑着鼓励他:"再想想,你肯定知道!"每当他迟疑着说出一半答案的时候,我便用很惊喜地样子说:"对,没错!"并和他一起说出完整的答案。他的脸上渐渐地溢满了兴奋的光彩,后来的题,他做得很顺利,我便趁热打铁,把过去的功课从新温习了一遍。短短几天过去了,他的进步很大。没想到亲戚对这种进步持怀疑态度:"他那么笨,就这几天能把所结的疙瘩全解了?我不相信。你不知道,我给他请过家教,你猜怎么着,请来的家教成了帮他做作业的机器,他自己一点长进也没有!"
那一天,我和亲戚聊了很久,我对他讲了为什么要鼓励孩子,还讲了爱因斯坦的故事,最后她终于幡然大悟。
对待孩子,我们需要比对待成年人更多的耐心、爱心和宽容。孩子像一棵树苗,将来究竟长成什么样子,我们是很难下定论的。可"你不行"、"你太笨了"的话语,就像将其腰斩的巨斧,是前万要不得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