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东中考改革:符合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规律 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
2018-07-27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当前,我国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期,由于社会大发展的需要,要求人们转变教育观念,要求教育在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同时,必须培养出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各方面人才,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我省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已经全面普及,高中录取率不断提高,95%以上的初中毕业学生都能进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接近40%。标志着“买方市场”已逐渐形成,公众对高质量、个性化教育的主动选择已经取代了单纯的升学需要。教育质量标准更加多元,学校发展更加多样,教学更加重视个体和个性发展,教育治理更多引进家长和社会的参与。而且考试与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考的对象是大部分是14-16 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心智并不成熟,还远没有定型,属于其人生的“关键期”,过早对学生发展定性,不利于学生长远健康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体现在教育和考试招生上,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让考生和家长满意,让他们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体会到更多获得感。

  但是一直以来,由于传统考试观念的束缚,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考试招生过分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采取“精英”选拔模式,采用雷同的单一分数选拔标准。学生在招生时总被排成“座次”,高中招生就会变成有限科目和所谓“特长”同质化的残酷竞争。造成初中学校教育成为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升学和少数尖子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存在“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学生群体性偏科与知识面的窄化严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及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日趋严重,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和有个性发展等目标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步淡化传统“中考”作为选拔和分流高中学生的功能,不能过分强调选拔出个别的所谓的“尖子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选拔为主转变为以促进发展为主,从关注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转变到关注全体的大众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选拔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不同于以往的选拔性考试,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水平性考试,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基本水平。它适应教育普及和发展的需求,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出发,将以甄别与选拔为主的常模参照性考试,改变为课程标准参照的“水平考试”考试,强调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这个设计淡化了考试选拔的功能,在考试科目上,强调全科开考,引导师生重视每一门科目的教与学,解决学生过度偏科问题,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受到全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逐步形成核心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突出实验操作,难度比现行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有所降低,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成绩呈现方式上,采用分数、等第等多种形式呈现,有助于克服“分分计较”的现象,传递素质教育导向。在成绩使用上,改变将考试分数作为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扭转应试教育对初中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

  总之,初中学考改革,可以促进初中学校克服唯分数论的思想禁锢,积极端正办学方向,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调动每个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育回归本质。从而实现从“以分数为中心”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实现从“以选拔为本”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转变,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素养,使学生快乐习,健康成长,给每一个学生未来更多的可能,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既可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又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最终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对才人的需求。

  作者:中山大学 冯增俊教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