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山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2017-12-29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强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明确考试性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课程开设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初中毕业学生进行的基础学力水平考试,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升学考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成绩同时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高中升学的主要依据。

  2.全面设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试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7~9年级)规定的基础教育初中阶段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达到合格要求,避免严重偏科,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3.合理确定考试时间和方式。各学科考试时间依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其中由省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目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其中实验操作成绩从2019年入学的七年级开始纳入相应科目成绩,分值不低于科目总分的10%。信息技术、生物实验操作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体育与健康、艺术(含音乐和美术,下同)、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并当年5月底前完成。创造条件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学生按课程标准修完某学科后,方可取得该科目的考试资格。允许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经批准后参加两次文化课考试,以相应科目最好成绩作为毕业和升学依据。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艺术、信息技术等科目可以组织多次考试,学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各科考试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应用计算机进行考试。

  4.科学确定考试内容。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7~9年级)科学确定各学科考试内容。试题应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核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宽度和广度,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杜绝偏题、怪题;增强应用性,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侧重考核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创新性,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门科目笔试继续采用省统一命题,其余科目由市统一组织命题并组织实施。继续实施英语听说能力考试,推进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艺术和信息技术等科目考试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与健康从体质体能、兴趣项目两个方面进行考试,采用平时体质健康检查(含心理健康)和现场测试体能、兴趣项目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定。理化生实验操作、艺术和信息技术均采用现场测试实施项目考试。

  5.优化成绩呈现方式。考试成绩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与健康等10个科目以分数和等级呈现,具体分A、B、C、D四个等级,其它科目均以等级呈现,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文化科目成绩等级综合采用分数得分率或考生人数比例的方式划定;体育与健康以分数划定等级;理化生实验操作、艺术、信息技术等科目以分数划定等级。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根据当年实际情况确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