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四中 李卫健
中考英语复习策略和解题技巧
中考的脚步声悄然已近,如何利用最关键的一个月冲刺时段,帮助考生保持最佳的应考状态,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直击考点,抓住学生的易错点和薄弱环节,落实好课堂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需要老师对考试说明进行评判性阅读和专研,另一方面要对近几年中考试题进行挖掘和分析,对备考资料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指导考生面对诸多的试题要有所选,有所不选。
目前,我们已经在进行专项题型的复习,对听力、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词汇填空、语法填空和书面表达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在此提出各题型复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以供参考。
听力理解
综观近几年的听力考查,第一、二两节的听力材料话题主要涉及:打电话、邀请、约会、问路、看病、购物、谈论天气、询问时间、描述事件、拟定计划等;第三节听力材料通常是故事叙述、文化介绍、应用文题材等,情节相对完整但不复杂。话题来源于生活,包含了相对完整的情节。
针对此题复习和解题,建议考生既要争取听前对试题的题干和选项的快速预览并预测对话主题,可以还简要记录相关的时间和数字信息。又要在听中抓住关键信息,对干扰信息进行甄别排除。听完整对话,特别是两遍题,不要急于在第一遍定答案。如遇到某题暂时无法定夺,宁可先放弃,切不可耽误后续做题。
完型填空、词汇运用、语法填空
此三题型皆为在阅读文章中填空,固在复习和解题角度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相似。特别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同时训练三题型,力求省时高效。比如:一篇15题的完形填空的阅读文章,可以让学生训练无选项阅读填词,一般可以有1/3左右的题目可以根据前后句、上下文进行判断。不依赖选项的训练对于学生的篇章整体阅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特别有效,这两种能力的强弱也正是词汇运用和语法填空的重点考查角度。
同时,三题型对于学生的词法和句法的掌握考查是另一个重点。词性判断和句子结构分析在填空题中极为重要,这就要求在最后阶段,让学生对这两块知识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必须经历一个从厚到薄的过程。可以多观察词法和句法的思维导图(翼课网),不同词性和句子结构的思维导图构成的是整个英语语法知识板块的大型思维导图。就好比小时候玩地图拼图游戏,拼好之后,是不是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感觉,突然间就经络全通。等到做题时,你的思维角度就不会是单一的,这样就能避免因考虑不周而失分。
当然,解题步骤和技巧很重要。一定要走完三大步:
1.通读全文,掌握主旨大意。很多同学为了省时,只看选项或汉字,不看前后句、上下文,不顾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结果事与愿违。
2.逐句阅读,先易后难,填缺结合。填空题考察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完形填空的四选项不重语法,重语义和逻辑;词汇运用重词性和选词;语法填空重语法和句子结构。
3.通读全文,仔细推敲、反复核对。确保文章上下文顺畅连贯、语法准确、逻辑合理。文章一般都是一个意义相关联的语篇。它围绕一个话题论述,在行文中词语重复、替代、复现和同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根据这个原则,某一个空格所对应的答案很可能就是在上下文中复现或同现的相关词,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动词之间的有机联系,确定答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