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们而言,中考是他们第一次走向人生的考场,是一次重要的转折,做好考前准备,从容应对中考,对取得好的成绩来说至关重要。
距离2017年中考已经不足一个月,各校的模拟考试进行了多次,考生们也进入了最紧张的冲刺阶段。为了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取得实效,陆续推出婺城区教研室组织各学科领军人物为广大考生提出的冲刺建议,希望在这备考月中,给考生一定的帮助。
婺州外国语学校 陈心洲
科学考前复习的几点建议
目前离中考仅剩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在第一轮的全面细致覆盖知识条目和不留死角的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本阶段的重点是全面梳理基本知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全力突出主干,重点抓住核心内容,强化规范训练。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研究考情 把握方向
尽管临考大家都是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个别辅导,但还是要静下心来做一些必要的研究,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做到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研究考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历年中考试题:综合研究,找特征;2.近三年中考题:重点研究,找趋势;3.相同考点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4.不同模式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5.各地调研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6.考纲例题样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突出主干 关注实验
科学卷除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外,突出学科“核心”知识。近几年科学学业考试,物理部分主要考查光的反射与折射、力与运动、压强、浮力、功、杠杆、能量转换、欧姆定律、电功率;化学部分主要考查的核心知识是: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元素与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实验基本操作、模型、溶液(溶解度曲线、溶液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离子)的推断与鉴定、实验室气体的制取(气体的收集与装置的选择)、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等;生物、地理部分考点也几乎落在重要的几个考点上。科学“核心”知识始终是科学命题不竭的资源。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后阶段的学习中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到核心知识的拓展上。
实验与探究是体现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重要载体。实验与探究既重视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现象的考核,又重视实验的探究思想和变量的控制。试卷中不同梯度的实验与探究题,特别是实验的改进、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定量计算的考查,是这两年的热点,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控分点,要花大力气解决好。
科学练讲 弥补不足
学生考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知识欠扎实、欠熟练,运用欠灵活;学生反思与领悟的时间和空间不足;审题不清,能力较差,答非所问;学生知识迁移和问题转化能力不够;实验本质把握不准,分析表达欠缺;书写不规范,表述不到位、不完整。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除了要注意精练精以外,教师的讲评要努力做到: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重点讲评,讲重点、热点、薄弱点,讲易错、易混、模糊点,讲思路、方法、规律;过程评析,展现思维过程,讲清错因变式讲评注重变式(一题多变、多解、多题归一)借题发挥,讲规范解答、深化变形、同类联系;讲评要留出空间、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跟踪补偿设置跟踪补偿练习,二次过关,错题回炉,滚动训练,将纠错进行到底。
只有针对学生的短板进行有效的训练、巩固、拓展、提高才有可能把学生的短板及时补上,才能做到关注细节,成就中考。
劳逸结合 科学应试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精力充沛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不能打疲劳战,注重学习与体育活动结合,让大脑得到适当放松,适时放空自己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科学的考试时间均有两个小时,应根据题量,事先有大体的答卷速度安排。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切勿在个别题目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影响整个考试。每题都要注意审题,弄清题意;注意填涂答题卡时不要错行,最好每隔几道题就核对一次题号;在答题完毕后浏览全卷,检查是否有漏题未答。中考阅卷评分办法是“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如果遇到一个困难的问题,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力争“大题拿小分”。同时考前的强化自信、积极暗示、优化情绪等也是取得中考理想成绩的重要保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