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4年中考思想政治时事:科教兴国
2014-06-04

  一、热点材料

  1、2013年6月10日上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苏省江阴市码头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

  2、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3、北京时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五次与神舟飞船实现交会对接。

  4、我国自主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峰值计算速度达到每秒54.9千万亿次,持续计算速度达到每秒33.86千万亿次,综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5、2013年6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为全国青少年演示讲解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

  6、中核集团2013年6月21日在兰州铀浓缩基地宣布,我国核工业关键技术——铀浓缩技术完全实现自主化,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等少数国家之后,自主掌握铀浓缩技术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国家。

  7、2013年8月2日电,我国已进入“智力回流期”,即人才外流率继续缓慢增加、回流率同时迅速增加。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09.12万人,72.38%的留学人员选择了学成后回国发展;2012年度与2011年度相比,留学回国人员增加8.67万人,增长了46.57%。

  8、当地时间8月9日7时(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1时),“蛟龙”号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潜,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随“蛟龙”号下潜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为我国大洋科考中第一位下潜的科学家。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11月25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科学论坛上,向中国科学家李象益颁发了“卡林加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10、北京时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11、12月25日,教育部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进程。至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企业已全部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合作协议,共同支持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格局已经形成。

  12、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1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出台后,19个被点名“领命”的重点大城市备受关注。根据要求,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14、3月16日至22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上海市申报的17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进行督导检查,认为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建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上海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上海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市。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并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因素,深刻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要把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继续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计划,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必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撑,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目前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科技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性: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的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还比较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6、怎样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完善激励制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流动。积极引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

  7、国家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实施和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把科技摆在突出地位;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必须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加大对教育、科技的重视和投入;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和创新的风气。

  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的原因:①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学技术已占第一位。③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④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不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无法实现国家的跳跃式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强教育创新的原因:①当今世界,各国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③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④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加强教育创新,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大批量创新型人才,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

  1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今天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解放思想,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