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说教育的基本常识
肖远骑
近一段时间,教育可以说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网上有多篇文章,有人提出“教育要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进行颠覆性的变革”;有人说: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有人说:“高考改革要先改革我们的教材……”。如此等等,读了这些文字,引起我的思考:教育要有颠覆性的变革吗?课堂要革命吗?革谁的命?我认为教育要搞清楚一些基本常识!
1、为什么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现在的学校教育?
因为教育不是培养流水线上的产品,无论教育技术如何发展,教师的言传身教、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都是育人必不可少的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曾这样说。“未来是‘人机共教’的时代。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会被取代,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师都不会被淘汰。重复性、机械性工作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及时关注最新技术进展,掌握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和问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也说:人工智能将助力学与教模式的转变,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之中,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使教师在教材之外还可以利用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课后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使学与教的模式发生转变。“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实现教育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及科学化;学习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实施个性化和适应性教学活动;模式识别技术如情感识别等可以自动识别学生情感状态,以便实施适应性教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一方面可以作为教辅工具应用到语言教学上,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人机交互手段应用到智能教学系统上,实现自动答疑。”在信息化时代,学习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将是老师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如何利用新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必将成为各位老师将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学必须抓住3个核心:一是教授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欲望和方法;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三是启发学生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2、为什么课堂改革必须是静悄悄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中重要的生命经历,他们是带着全部身心和已有的经验进入教学与学习的。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轻悄悄的,走进师生心底的交流,课堂改革不适宜“革命性”运动,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进行静悄悄的课堂改革,才会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为什么这样教?我还可以怎样教?那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更喜欢?而浮躁、追求功利人所主导的课堂变革只是一时的做秀,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都是表面文章,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最终偃息旗鼓,悄无声息。课堂改革必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生命成长必须是静悄悄的,比如深夜里禾苗的拔节,孩子潜移默化下的质的飞跃。由此而言,课堂也是静悄悄的,花样百出、高潮迭起的课堂,灯、光、声、色,搞的学生云里雾里的课堂,恰恰违背了教育教学的根本规律。(我曾经在中国青年报发文《语文,不能这样教》说过这样的思想)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参与,思维的参与也必须是静悄悄的。
3、为什么“不输在起跑线”这个命题不成立?
因为人的成长就象“春、夏、秋、冬”展开的次序一样,有一个内在的节奏.可是我们的孩子普遍地缺少“春天”,缺少感性春天的玩耍、活动、野性、清新、舒缓、浪漫与原始生命力的勃发,主要是理性的夏日的暴晒、煎熬、辛苦与重复的劳作,到了秋天就多半收获空壳的果实,从学校毕业后,走到社会上就经受慢长“冬季”的人生煎熬,缺少人文教养与内心的强大和强健的体魄,从而人格萎缩、有气无力、不敢挑战人生的极限而可怜吧吧地度过这一生,普遍压抑、情感与理智严重地失衡,连一个正常人都不是,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创造性的培养与人生浪漫的情调.人生就象是与自己比赛的马拉松赛跑,倡导的是“先慢后快”。人格先成长,智能与技术后成长,体能与意志先成长,知识与技能后成长。如果知识先成长,心力与体力萎缩了,长大后,只能干点技术活,讨口饭吃。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万米赛跑的话,教育体系是从理性灵魂开始的,重视逻辑把握的训练,刚开始就起跑快,拼命往前冲,也许会赢前面的3000公尺,但由于过早地耗散了孩子的元气与能量,就多半会输掉后面的7000公尺。打好了人生的基础,就多半会赢后面的7000公尺。所以,我们要改变以“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为核心进行系统训练,以考试为中心,强迫学生学习与考试的这种教育模式,构建适应未来人才需要的核心素养体系。
4、为什么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是关键?
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宽到无可比拟的境地,教师才能成为教育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只有那些敢于站上讲台,敢于实践,不辞辛苦,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老师,才会不时在课堂中闪现智慧的火花,只有那些被反复磨过的石头才会放射卓越光芒!”“教师只有根植在课堂中,研究学生的学习,真心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他的教育生命才是有价值的,也才能不断地生长。同时,一个教师的快速成长,是在经历了多次这样的打磨之后练就而成的。”教师的专业成长,读书的关键,第一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第二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人文素质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更复杂,这是计算机领域里的常识。可以肯定,人文素质不佳,将成为21世纪广泛流行的营养不良症。人文知识不仅会决定你的职业,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你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生活习惯。
5、为什么学校的魅力在学校文化?
因为立足理念引领,打造学校精神,这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以环境承载学校文化。学校着力建设整洁、优美、高雅、规范的校园,通过抓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课桌文化等,优化环境,充分发挥其“无声之教”的熏陶作用。除“硬环境”外,学校也注意努力为教职员工创造一个和谐愉快、安心从教的“软环境”。
学校文化的四个引领作用:一是引领学生走向书籍。各年级均开设阅读课,有组织、有指导地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世界读书日”开展校园读书活动、各班设立图书角、学科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组织读书心得交流等,引领学生“读好社会的书、生活的书,读好自己人生的书”。二是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科学考察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工义卖活动、访问革命老区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坚韧的品格、社会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引领学生走向“舞台”。在学校体育节、文艺汇演、器乐比赛、棋类比赛、书画比赛、主持人和播音员竞选、英语(课程 )短剧表演、文学社团活动、学科兴趣小组等活动中,到处活跃着龙实学子的身影。用学生的话说:“我们在龙实享受的是愉悦和成功,而不是条条框框的束缚。学校是个大舞台,同学们的心有多大,学校给我们的舞台就有多大!”四是引领学生走向阳光。在学生中开展阳光教育,举行“阳光少年”评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面的心理教育系列活动,构建心理服务体系,让学生走向阳光。
6、为什么评介好课思想理念最重要?
听一节课,我们不仅要看授课教师运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方法,更要看他们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前者谓之“术”,而后者谓之“道”。“术”只是“末”,而“道”才是“本”;“道”是“术”的灵魂,“术”是“道”的表现形式。听一节课,我们就要观其“术”而悟其“道”。有时听不同老师上同一节课,方法手段大为不同而效果却一致地好,其原因就在于“术”殊而“道”同,所以成功的课堂总是相似的。首先,成功的课堂总是自主的课堂;其次,成功的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这是任何外在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有经验的教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演一演……力求使课堂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生活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请允许我举两个课堂实例。一堂名为“赌博的概率”的活动课,澳大利亚的教师是这样上的。每个学生发10个筹码,老师坐庄,没过一会儿,18个学生中就有16个输了“钱”。然后老师要求学生计算概率,结果发现,由于赢的概率太小,时间一长,每个人只能输,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明白了赌博的欺骗性。再看一堂美国老师的数学课《面积的计算》,上课后,老师把孩子带到教室前方的一块不规则草坪上,然后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卷皮尺,要求同学们想想看,用什么方法算出这块草坪的面积。只见孩子们兴高采烈,有的用拼凑法,将不规则的草坪切分成若干个长方形,有的用填补法,加加减减,不一会儿,孩子们都算出了草坪的面积……举这两个案例,是要说明一点,有效的教学应当把教育内容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我是一位语文教师,我历来主张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家园。语文学科是人之生命表达的一种方式,语文学科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物伤怀,都是通过语言展现出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言说者是一个情感生命体,故国之爱、家园之恋、生死之思、情爱之痴、人生之感……万种思绪,千般柔情,都浓缩在语言之中,都是可以具体地再现在生活之中的。所以,我教《雷雨》时,让学生自导自演《雷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请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世界中还存在哪些“套子”;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我用两个课时,让学生讨论“我说美伊战争”。这样做无非是尽量多地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作者系华夏幸福教育事业部总顾问、督学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学校总校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