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来自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北体大及北师大领导、专家、教师及全国各地近三百名体育教育工作者齐聚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参加由“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与师大实验小学共同主办的校园足球研讨会活动。
研讨会旨在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探寻校园足球的开展模式,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培育健康足球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共同推进校园足球的深入发展和校园足球人才的培养。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上的独到经验和成就,得从18年前的一场“童友杯”足球活动开始。
校园足球应向每一个孩子敞开怀抱
作为北师大实小的一项传统校园体育活动,“童友杯”足球赛诞生于2001年。从创立之初,“童友杯”就注定不仅仅是一场足球比赛,而是一片孕育着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校园足球文化试验田。
“童友杯”诞生
筹备比赛之前,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开展了全校师生、家长参与的“足球比赛奖状名称及杯形设计征集”活动。在上交的众多作品中,最终选中1998级第2中队梁甚行同学设计的奖杯图案和2000级第4中队杨婧璇同学为奖杯起名为“童友杯”的创意。由此,这场足球比赛从绿茵场走向每名同学的学习生活中。
从只有三个年级参赛到覆盖全校所有班级;从男女混合组队到男女单独组队;从由体育教师组成的裁判队伍到培养高年级学生担任助理裁判;上场队员由12选7到16选14,上、下半场人员不能相同;从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图文报道到学校大屏幕直播再到家长手机收看现场实况直播……学校全员参与,家校联合构建了这一靓丽的校园足球风景线。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在球场拼搏,但是喜欢写作和摄影的同学可以为足球比赛提供报道,有的同学可以组建啦啦操队为球场加油助威,还有的同学发挥艺术特长围绕足球活动开展创作、设计海报和标语……
北师大实小以“童友杯”为纽带,构建多元的校园足球文化,为每名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才华的空间。
融入足球文化的快乐学习
“乐学会学,健康发展”,北师大实小秉持着自身教育理念,围绕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开展跨学科融合教育。
多学科参与,促进快乐学习。语文学科组为校园足球活动进行小记者培训,开展相关报道和比赛征文;数学学科组引导学生进行足球比赛数据统计分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分析过程预测比赛结果;英语学科组以足球比赛为中学进行场景教学,提高相关话题的英语表达能力;美术学科组开展摄影小记者活动,记录球场精彩瞬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科任教老师加入到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队伍中,尝试加强学科融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更多学生乐学会学,学以致用。
足球戏剧
吴建民校长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足球是一个真实情景,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教学方案。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和契机,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每学期第二周的各年级跨学科教研大会上,所有教师都会坐在一起探讨新学期教学计划,互相启发,促进教研融合。现在,我们初步形成了基于不同真实情景的融合教学课程,立志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学科融合教学模式”。
校园足球,旨在育人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学校应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
校园足球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选拔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而在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北师大实小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中着重强调德育教育。学校把思想品德课开到了足球比赛结束后的课堂上,结合比赛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面对胜负、团队协作等价值观教育。结合真实情景的德育教育才是有效的,真切的。相信这样的校园足球活动,不仅能成为孩子们美好的童年记忆,更能促进他们成为一个阳光、完整,奋发向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育部体卫艺司许弘处长肯定了北师大实小围绕校园足球开展的一系列育人工作,并表示,“希望各学校以校园足球为契机,推进综合体育改革。拓宽体育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人格品质上的提升”。
文|郑昕宇·中国教育在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