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大会在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举行
2020-11-18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指导下,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主办,成都石室中学、博雅闻道考试与评价技术研究院承办,石室祥云网校、成都市石室教育基金会协办的“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大会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2020年年会”在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圆满举行。
  本次大会邀请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领域专家、双一流高校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相聚千年石室,就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理念、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等重要议题进行报告和交流,立足新理论,开拓新进展,探索新趋势,旨在加强双一流高校与高中的互动,为共话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出席本次大会的四川省外嘉宾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原总督学刘利民,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司长王炽昌,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赵亮宏,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原秘书长、博雅闻道考试与评价技术研究院院长高拴平,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编审,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韦志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北京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教育部课程委员会委员臧铁军,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朱怀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邓怡,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刘日升,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白菲,山东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徐延宝,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韩寅奔,郑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三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田保华,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焦豪,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蒋承,博雅闻道考试与评价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洪晓,拉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樊锋旭,拉萨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凯。
  四川省内嘉宾有,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江,中共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马海军,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中共米易县委副书记、县长班宏,米易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刘书岑等。
  出席本次大会的还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理事成员单位,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理事成员单位,成都市、拉萨市、米易县部分兄弟学校,石室教育集团学校,石室祥云网校成员学校,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本次活动通过封面新闻进行网络直播,截至发稿累计观看数量高达153万。
  第一单元 以交流促进步,以研讨谋发展
  本次教育大会的开幕式由成都石室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李贤中同志主持。
李贤中书记主持开幕式
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首先,成都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会长、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致欢迎辞,对与会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田间校长介绍到:石室中学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愿景,统筹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文化传承为己任。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办学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学校,理所应当扛起文化自信的旗帜,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英才为己任。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教学质量高位提升,专业培养成果丰富。以教育扶贫为己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精准扶贫重大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石室教育集团发展壮大,推动“优教成都”;石室祥云网校覆盖全川,辐射全国。以国际融通为己任。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对外开放学校,石室中学自1979年起先后与多国中学结成了友好学校,为丰富人文交流、推动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努力。
田间校长致开幕辞
  接着,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原秘书长、博雅闻道考试与评价技术研究院院长高拴平为开幕式致辞,高院长强调: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学校需要认真落实国家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育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创造;切实加强美育体育;加强师德建设。
高拴平院长致辞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原总督学刘利民在致辞中指出:基础教育对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招生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时,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正向牵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标志着中国教育向着更科学更持续的方向发展。
  但与此同时,当前教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教育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学科建设与学校建设要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学生评价体系的科学建立需要进一步探索。四、教学方式变革新变化需要进一步思考。在线教育对教育体制的渗透已不可逆转,教学方式要相应变革。
刘利民会长致辞
嘉宾合影
  第二单元 解读育人导向,解析考试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编审,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韦志榕在主题报告《浅析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创新》中指出:《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具有四个创新点: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第一,德育为先;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纲”,突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第二,能力为重;以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为“场”,使学生在解决情景问题中,体会和感悟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第三,科学适宜;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度”,教学内容的容量、难度、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韦志榕总编辑做主旨演讲
  第三单元 关注课程改革,落实基础教育
  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会长、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做了主题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领航中学》的主题报告,田间校长从三个层面介绍了学校办学的思考与治校实践。
  田间校长首先介绍了文翁石室2161年的发展历程,学校虽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但始终弦歌不辍,紧跟时代步伐,缔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田校长指出:文翁精神与文翁化蜀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学校校训、办学思想、办学传统、教风学风等方面介绍了绵延千年的石室文化,解密了蜀学何以冠绝天下的基因密码。田校长强调:课程育人是回归教育本真的重要路径。他以时间为轴介绍了学校课程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学校课程体系从1.0至4.0的构建与实施,并以STEAM课程与生态德育课程为例,分享了领军人才课程建设取得的卓越成绩。
田间校长做主题报告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在主题报告《新时代我国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发展素质教育”,描绘教育发展愿景蓝图的改革背景;到进一步完善课程修订,进一步落实教材管理,进一步开展教学指导,进一步推进考试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再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核心素养导向,落实全面培养要求,突出正确政治方向,深入落实综合改革要求,强化教考评指导的改革亮点;和加强党的领导,分工合理,时序明确,扣准时间节点的明确要求;以及持续开展课程改革,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
陈云龙副主任做主题报告
  第四单元 把握改革动向,贯通教育衔接
  在“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招生沙龙环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几位招办负责人就新高考改革、高校招生变化和制度设计、中学的多元化发展等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主题沙龙
  沙龙由郑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三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田保华主持。他指出: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就是要把选择权还给高校、还给学生。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天的课程标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今天的评价标准就是明天的人才模样,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
田保华原副局长主持沙龙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刘日升在谈到招生变化和制度设计时指出:从2014年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后续还会有一个推进的过程。选考科目对学生报考会有一定影响,影响学生切身利益,学生应该在高中初期、高二阶段确立一个目标,高中阶段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加强“选择”能力。
刘日升副主任
  山东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徐延宝在谈到中学的多元发展时提到:中学不是向少部分学生开放的,中学应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多元学习需求。高校也应该面向不同学生提供更多元的招生方式。
徐延宝副主任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白菲在谈到高考改革时表示:期待高中生有家国情怀,有奉献精神,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注重能力。期望高中课程改革的成果能够给高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白菲副主任
  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韩寅奔在谈到中学多元发展时指出:新高考改革后,学生从选择学校转变为了选择专业,同时也把学生的规划和选择提前到了高一、高二,因此高校和中学应该加强合作,给予学生更多元的指引。
韩寅奔副主任
  第五单元 落实“九个坚持”,建设品质教育
  11月15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带来一场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主题报告。指出:要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努力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运用教育部党组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怎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呢?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民族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也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教育部分,也就是我们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
杨银付秘书长做主旨报告
  第六单元 共话新高考,共迎新挑战
  发展沙龙环节,由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主持,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朱怀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邓怡、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会长、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和云南省安宁中学校长何明,四位代表不同的立场就新高考改革展开探讨。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发展沙龙
  陈志文指出:在中国,高考不是教育问题,更不是招生问题,是一个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我们的新高考改革面临是深层次的文化问题,诚信文化、公民文化挑战的问题,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跟这些问题斗智斗勇,找到恰当合适的路径,实现原来制度设计的既有选择权又不失衡,这非常难,这不是制度设计者如何伟大,如何聪明和笨的问题,这是全社会的问题。最后想呼吁大家对高考改革有一点宽容,在制度设计上做好,更重要的是希望广大的老师做好。
陈志文总编辑主持沙龙
  朱怀球表示,中学阶段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基础的体现。要十八岁之前要培养一个科学的世界观,科学世界观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物理。并不是你大学专业要不要,化学的发展也是建立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引领发展起来的,所以物理教会人类怎样做科学。我们培养未来一代的孩子要尽力的避免这个问题,物理并不是因为哪个专业需要,而是我认为它是培养科学世界观的一个基础。
朱怀球教授
  在谈到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邓怡表示,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参考,各省标准不统一,一个省里各个学校标准也不统一,学生填的颗粒度也非常不统一,我们高校看来综合素质档案现在能用,但是只能用一部分。二是对学生提供的材料,综合素质档案里边有各种竞赛的材料,涉及到有争议的我们还有面试环节,面试环节里边我们会请经验的教授、和学术大师针对有争议的话题直接发问,学生能不能答出来就可以甄选。
邓怡主任
  田间校长认为:高考制度改革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兴趣,第二是要对所学立下志,我选择它就为之努力,第三在天赋上发展,才会有大的成功。这部分人是对一个方向有了兴趣志向天赋的加持,他才会一直努力,没有功利主义,从而才能有大的成就。
田间校长
  何明校长提出,这次新高考改革方案我最认可的一点是体现了选择性,让学生有了一定选择的权利,迈出了尊重学生选择一大步,就学校来讲体现了一定的个性培养。学业水平考试采用附分的等级制就带来了有机可钻,中国文化中的投机钻空子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并长期影响我们的选择,但没有100分完美的制度,改革永远在路上。
何明校长
  第七单元 共建学科高地,共创学术氛围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蒋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焦豪教授,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会长、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校长,博雅闻道考试与评价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洪晓先生一同上台正式启动了项目课题。
石室中学学科高地建设课题启动仪式
  最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蒋承带来总结报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2020工作总结暨2021高中教育蓝皮书征稿启动仪式》,蒋承教授全面总结了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程的综合性和研究性,深入明确了学科高地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以数据为基础,汇集全国典型案例、体现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最新进展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联合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高中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并正式启动2021年版以“高中教师发展”为主题的征稿工作。最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指导下,遵照分支机构组织建设的相关规定与程序,特别邀请田间同志担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蒋承教授做总结报告
  会议最后,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秘书长、成都石室中学副校长毛伟进行了总结发言,毛伟校长表示:本次大会立足新情况,开拓新进展,探索新趋势。基础教育事业事关亿万家庭的福祉,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势在必行,也是我们每一位基础教育从业者应该担任的责任。
毛伟副校长主持
  至此,本次大会圆满落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