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建议,正在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增加“生命健康”“劳动”两门课程。
新增单列“生命健康”课程,涵盖生命教育、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科学认识生命的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健康理念,认识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自我认知与接纳、情绪调控、人际交往等心理品质与能力。新增单列“劳动”课程,明确各学段劳动技能学习要求和劳动实践要求,培养当代学生奋斗、创新精神,切实落实五育并举。
不再单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通过大量开设学科专题活动等方式,实现课程活动化,增强每一门学科的实践性、活动性、趣味性、生活性,推行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不再单列“信息技术”课程,而是将信息技术融进各学科,在各学科里明确列出信息技术相关目标、内容、方法。
她说,“信息技术”在20年前有必要单独开设,但在信息技术产品高度普及的今天,已经失去单独开设学科的必要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本是《方案》也是第八次课改的亮点,但在实施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没能充分发挥预计的效果甚至在部分学校形同虚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