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声名远扬的补习班,台湾教育还有哪些特色?
6月,笔者随团去台湾,临行前就是抱着这样的好奇心,想去一探究竟。一周时间,拜访了多所学校,小学中学,公立私立,虽是走马观花,却也不虚此行。
一、108课纲
台湾基层学校关于108课纲及素养教育的讨论,更多是分歧和争议的声音。一方面,是教育官员大力宣扬素养教育的种种好处,擘画美好愿景;一方面,是一些基层校长老师的困惑与不解。这一现象,和大陆社会各界对于素质教育的认知差异,何其相似。
台湾之行,参观走访的每所学校,在座谈交流过程中,都会有老师提及108课纲一词。
对于这个108课纲,笔者之前没有一点概念,听来陌生新奇,于是,专门讨教一番,后大致有所了解。
所谓108课纲,是台湾地区民进党政府主导推进的一项教改工程,2019年正式启用,其中包藏政治祸心,意图通过教育管道,对学生进行台独意识的渗透渲染,进而在台湾地区全面推行去中国化。
基于两岸现状,我们一行在和台湾地区的校长、老师交流过程中,尽量避开意识形态话题,更多侧重于教育理念和技术层面的探讨,对108课纲,亦是如此。
108课纲的教育理念,一言以蔽之:素养教育。
图源:网络
其主旨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定义,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适应现在生活及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倡导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强调多面向的学习。
台湾教育部门关于素养教育的这套说辞,耳熟能详,毫无违和感,和大陆倡导的素质教育,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在走访过程中,听到台湾基层学校关于108课纲及素养教育的讨论,更多是分歧和争议的声音。
一方面,是教育官员大力宣扬素养教育的种种好处,擘画美好愿景;一方面,是一些基层校长老师的困惑与不解。这一现象,和大陆社会各界对于素质教育的认知差异,何其相似。
离台前一天,我们参加了一个教育论坛,有幸聆听了前东吴大学校长刘源俊先生的发言。
在刘源俊先生之前,是台湾教育部门一个技术官员发言,他的发言充斥着对108课纲的溢美之词,主题是三个第一:学生第一,素养第一,幸福第一。
可是,刘源俊先生并不买账,在十分钟左右的简短发言中,毫不客气,直斥108课纲所谓素养教育的各种不切实际。
听了刘源俊先生的观点,笔者很受启发。是故,待他发言完毕离开时,我提前候在大厅门口,向他请教了一番。
刘先生认为,台湾教改是失败的,所谓素养教育,食洋不化,搞花架子。
他感慨说,“我做了一辈子教育,现在都搞不懂台湾的教育了,台湾教育应该走正路”。
临了,刘先生向我推荐了一篇文章,作者是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代校长、静宜大学以及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校长的李家同先生,题目叫《我没有新课纲内的素养,何谓素养?》。
遗憾的是,网上百度不到这篇文章,我只好请随团的台湾朋友用他的手机搜索后,截图微信给我。
李家同先生是知名学者,资深教育家,对于教育问题,当然有话语权。他的《何谓素养?》一文,对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素养教育,表达出和刘源俊先生同样的质疑态度,文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最令我困惑的是,现代生活和未来生活的特点是科技变化非常之快,应付这种情况,政府应该教孩子们好好地念书,唯有将基本的学问学好,才能应付这种挑战。
可是,政府在强调现代化生活和面对未来的时候,却又强力地弱化了必修课程,也就是说,学生在基本学问上绝对会退步。这些孩子如何能够应付未来生活?
文章最后,李先生感慨:“新课纲所提出的素养,使我感到非常困惑。既然感到困惑,我只能下一结论,我没有这些素养”。
李家同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对于素养教育的困惑与质疑,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108课纲大幅压缩必修课内容与课时,弱化语数外理化等基础知识。
图源:网络
令人遗憾的是,李家同先生所批判的台湾教育问题,在大陆也已初现端倪,譬如,这几年对奥数的妖魔化倾向,就是一例。
素养教育,或曰素质教育,笔者一贯的观点是:理念当然美好,概念云山雾罩,内涵不清,外延不明。
迄今为止,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内涵实质是什么,外延边界在哪里,诸多专家学者没一个说得清楚明白,大都是在玩概念游戏,循环定义。
客观评价,素养教育,理念方向上当然正确,问题是,没有准确定义,没有清晰边界,结果呢?素质教育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在台湾地区,和素养教育匹配链接的教育理念,就是快乐教育,大陆也是如此。
据媒体报道,2019年秋季学期刚开学,因“卡管”事件辞职后,又二次回锅执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潘文忠就发文呼吁“让我们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长大”,“不过度安排学生学习,要留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此,台湾教育学者段心仪指出,高中初中化、初中小学化、小学无下限已是台湾教育的现状,学生竞争力正在下降中,现在的新课纲将加剧这种恶化。
学校存在的意义,在于知识传播。不论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私塾官学,还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学校,文化知识的传播传承都是核心功能。
至于学生素养素质的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合作完成,不能完全依赖学校,不能将教育完全等同于学校教育,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压给学校。
可是,素养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却模糊了学校这一首要功能,将学校功能无限延展。
台湾地区补习班的兴盛,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素养教育靠学校,知识教育靠补习班。
这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错位,一种异化,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信息化、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学校形态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尚不可知,可是,组织化的学校体系只要存在,知识传播的功能,就不会被弱化。
不论台湾地区还是大陆,素养教育或素质教育,现如今,都占据着主流话语和道德制高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理性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有待改进改善。
二、补习班
改革了高考制度,真能减轻学业负担吗?台湾地区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们:此路不通。台湾2002年就实行了“多元入学”,而且大学学位供大于求,上大学轻松随意,可是,十多年下来,校外补习依然如故,不见消停。
台湾地区补习文化盛行,早有耳闻。此次台湾之行,我特别留意校外培训现象,果然,一路走下来,几乎所有的城区学校周边,都能看到繁杂林立的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堪称一景。
作者陆建国供图
据了解,台湾地区的小学阶段,尤其小学高年级,有60%以上的学生参加校外补课。
初中生补课比例,低于小学。小学恶补,主要是希望通过补习提分,考上私立中学,因为进了私立中学,大都可以直升本校高中。
笔者在台北一所私立中学交流时,校长介绍,私立中学招生,会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择优录取,当然,政策上并不允许,但是,刚性约束不强。
本校初中生直升高中,也有比例限制,50%这样,其他则需要参加会考。不过,校长也说,本校学生只要想升入本校高中,学校会有操作空间,基本都能解决。
在台中市一所小学观摩的过程中,得知学校在下午放学后,会为成绩处于后5%—10%的学生,提供校内有偿补习服务。
该校老师介绍,这种校内补习政策,台中市各小学都有,费用大约是校外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主要是补差补缺。
但是,据几位老师说,即便如此,很多成绩靠后的学生,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还是会去校外补习,原因在于校内补课限制很多,达不到校外的提分效果。
另外,台湾小学还有一种课照班,和大陆中小学的课后服务类似,主要是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以社团活动为主,不许补课。
台湾校外补习成为现象级存在,其深层次原因,还是高考所致。
虽然台湾地区2002年就取消了全岛统一、一考定终身的“大学联考”,改用“多元入学”方案,兼之台湾地区大学众多,及少子化问题影响,现在台湾学生上大学非常容易。
但是,社会认同度高的名校,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要进入那几所头部大学,仍须下一番苦功。
作者陆建国供图
校外补习蔚然成风,高考固然是主导性因素,但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在整体追求小确幸的台湾社会,减负属于主流话语,其结果,就是导致台湾基础教育走进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校内放羊、校外厮杀的怪圈,公立中小学宽松低质。
反观大陆,这些年,减负同样是教育领域的高频词,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为共和国的下一代,操碎了心,生怕孩子苦着累着,痛心疾首地批判,声嘶力竭地呼吁,一份份文件,一道道紧箍咒,急急如律令。
为给学生减负,大陆专家学者开了N多药方,其中最猛的一剂,就是全面改革现行的“一考定终身”高考制度,采用综合素质评价,或曰多元评价体系,以此扭转应试倾向带来的学业负担问题。
问题是,改革了高考制度,真能减轻学业负担吗?
台湾地区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们:此路不通。台湾2002年就实行了“多元入学”,而且大学学位供大于求,上大学轻松随意,可是,十多年下来,校外补习依然如故,不见消停。
作者陆建国供图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不复杂。整个东亚文化圈,受儒家文化浸染,以及中国科举取仕制度的影响,读书改变命运,是一个普遍且朴素的文化信仰,尚学之风,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不论是一考定终身,还是多元入学,只要还有考试赋分,只要大学还有好中差之分,只要不同社会阶层生活品质依然泾渭分明,为了考更高的分数,读更好的大学,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那么,万变不离其宗,学习压力肯定难以减轻。
同时,在当下中国,诚信体系和监督体系尚不完善,贸然改革现行高考制度,采用综合素质评价,必然带来自由裁量空间,极易产生各种勾兑交易,改革背后潜藏的社会风险,绝对不容忽视。
笔者认为,对于学业负担问题,应辩证看待,一方面,当下人类社会的知识体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现今学生要学习掌握的知识,不论广度还是深度,和古人,乃至上几代人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学业负担相对重一些,是历史必然;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生产力的支撑,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奋斗,青年人多学点知识,担当起大国崛起主力角色,也是历史使命。
全球化时代,竞争加剧,节奏加快,在这种大势之下,奢谈向往低竞争低压力的学习生活,有些不合时宜,一厢情愿,除非,世界退回小国寡民状态,或者,天下大同。
当然,一些学校存在的低效重复刷题、填鸭式教学之类现象,无端加大了学生学习负担,确实需要强力纠偏。不过,战术层面的问题,不该用战略调整的方式来解决。
笔者担心,以目前的治理逻辑,大陆的基础教育体系,尤其是公立中小学,最后会和台湾地区一样,沦为低质化代名词。结果就是家长用脚投票,经济条件好的,选择私立学校,或校外补课,条件一般的,只能困守公立学校。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整体社会价值观必须昂扬向上,如果像芬兰、不丹之类的欧亚小国一样,或偏安一隅,或仰人鼻息,追求小确幸,安于现状自得其乐,丧失负重前行的坚韧斗志,那么,在新一轮全球发展竞争过程中,可能只需三十年,就会进入下行通道,国运反转。
拿台湾地区来说,如果没有大陆的荫庇和输血,以目前的社会发展态势,用不了三十年,必然全面衰落。
众所周知,中国的发展奇迹,人口红利起到关键作用。人口红利,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产红利,于发达国家,主要是消费红利。
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巨量人口所释放的生产红利关系巨大,但是,人口规模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红利。
当然,这背后,还和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教育普及进程加快,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有很大关联。
所以,几乎同样人口规模的印度,由于民族性的差异,就很难出现类似中国这样的人口红利现象。
可以说,勤劳勤奋,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三、资优教育
华为的高薪制告诉我们,天才很贵,不要浪费。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掘学生的创新力,近在眼前的台湾资优教育,颇具前瞻性,有待大陆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予以关注研究。
资优班,是此次台湾之行,听到的另一个陌生概念。
这是在一所小学座谈过程中,校长给我们介绍学校概况以及办学特色时,突然冒出的词语。
因为发音问题,一开始,我听成了资源班,以为和大陆的资源教室一个概念,后来问了身边的台湾教师,才知是“资优班”。
原来,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有两类,一类是针对身心残障学生的,还一类是针对禀赋优异学生的。
第一类,和大陆教育系统约定俗成的特殊教育,基本一致;
第二类,在大陆基础教育领域,目前找不到大体相当的对应物。
据那位老师介绍,他们学校的资优班,有艺才资优班和智能资优班。艺才资优班,侧重音乐美术之类艺术特长的挖掘培养;智能资优班,侧重于数理学科类学习深造。
资优班的成立流程,大体如下:首先,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特色,师资情况以及学生特长,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呈报设立某类资优班的申请,可以申请在起始年级设立,也可以在非起始年级设立。
教育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会审核该校师资力量等事项,资优班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种,要求任教的老师,除了普通教师资格证之外,还要具备与从事的某类资优教育匹配的特殊教育资格证书。
待审核通过,学校就可以进行招生了,不论是艺才资优班,还是智能资优班,所招收的学生,都要经过专业机构审查鉴定,智能资优班的学生,则要经过智力测试。
资优班招生,不限于本校学生,本地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跨校申报。
具体教学组织方式上,各个学校大同小异,一般情况下,这些资优班的学生,平时分散在各自行政班级随班就读,和其他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
在午休时间,下午放学后或节假日,资优班学生就会集中起来,在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或者校外的博物馆等地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培优提升,学习内容加深加宽。也有极少数学校,对资优班学生,单独编班,自成一体。
台湾地区的资优教育,在理论基础上,或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实践。可以说,在当前台湾地区基础教育整体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这一抹亮色,代表着一种多元化、前瞻性的探索,很有意义。
对于天资优异学生的培养,大陆八九十年代的少年班是典型案例,可是后来日渐式微。
这些年,关于少年班伤仲永的故事,各种版本流传,少年班俨然成为拔苗助长的代名词。
2015年孙红雷主演的电影《少年班》,更是把少年班演绎成了一幕荒诞剧,不伦不类,一地鸡毛。
图源:百度百科
不可否认,少年班当然有少年班的问题,可是,因此停滞对于天才学生的挖掘培养,是否因噎废食?
义务教育阶段,大陆严禁中小学根据成绩分快慢班,或者设立特色班、特长班等重点班,这是红线,不可触碰。
高中阶段,有人认为,和新高考改革伴生的选课走班,与台湾地区的资优班,有相通之处。
其实不然,选课走班是基于兴趣爱好,资优班是基于禀赋特长,两者虽有交集,但不能混为一谈。
因为,前者是个人自主选择课程班级,后者则需专业机构鉴定筛选,择优之后,资优。
如果说我们高中阶段有与之对应的情况,那么,一些学校设置的奥赛班、创新班之类,可以算作智能资优班。
因为,这类班级主要是依据中考成绩进行编班,而学生的成绩和智力基本是正相关的,同时,这类班级配备的老师,相对较强,也属先择优,后资优。
不过,两者之间,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还是有很大差异,例如,资优班的设立,出发点是对拔尖人才进行因材施教,不是为应对中高考,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变形走样,笔者不甚了解。
就基础教育而言,同文同种的大陆与台湾,教育系统在减负、素质教育、以及对“一考定终身”高考制度的反思等方面,取向趋于一致。
可是,台湾的资优班制度,却有待大陆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予以关注研究。
天才是存在的。人群中总有极少数人,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比例,天资极高,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洞察力,远超常人。
可是,我们现行的教育政策,却以公平之名,在中小学阶段,硬是把这些天资过人的孩子,摁在普通班级里,按部就班地接受一般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有失公平,甚至是一种伤害,只是,这种伤害是隐性的,难以量化而已。
道理通俗易懂,譬如,因为父母遗传因素,有的孩子身高能长到一米八九,有的孩子最多一米六七,这两类孩子,在身体发育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总量自然不同。
那么,在其成长关键期,给他们提供一样质量的食物,站在资源分配的角度看,似乎是公平的,可是,具体到个体成长,真的公平吗?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的基础教育,在政策和实践之间,就存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悖论。
在事关顶层设计的文件里,白纸黑字写着的,往往是因材施教,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等等。
可是,在某些具体操作环节,又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小学初中禁止分快慢班特长班,就是一例。
中小学弱化避免应试倾向,万分正确,但是,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则有值得商榷之处。
教育公平,更多应该着眼于机会公平,不能曲解为教育资源的绝对平均分配,变成大锅饭。须知,有教无类是价值观,因材施教是方法论,二者不能混淆颠倒。
今年7月23日,华为集团总裁办发布了一封邮件,宣布对8位2019届应届博士毕业生实行年薪制管理,他们年薪最低限为89.6万元,最高限为201万元。
图源:网络
邮件中还提到,华为要用顶级的挑战和顶级的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今年还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今后逐年增加,以调整队伍的作战能力结构。
华为在美国全力打压之下,迄今为止,还能够站直了没趴下,与其一贯重视人才,重视科研,关系巨大。
华为的高薪制告诉我们,天才很贵,不要浪费。当然,这种贵,不是狭义的高工资,更多是顶尖人才的资源稀缺性。
我们很多专家学者官员,对欧美一些教育理念推崇备至,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真心担忧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政策,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抑制了孩子的创新思维,所以,学美国,学芬兰,各种焦虑,洋为中用,其忧患意识值得点赞。
可是,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掘学生的创新力,近在眼前的台湾资优教育,颇具前瞻性,对此,大陆学界却又鲜少提及,这不科学。
思考中国教育,设计中国教育,有三个关键词不能忽略,即:民族性,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
这三个关键词,是当下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教育的三个支点,三块基石,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离开这三点,奢谈中国教育,所谓高屋建瓴,都是空中楼阁。
作者:陆建国,现任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