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教委,各市属高校,各直管直属单位: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国内外作出的庄严承诺。自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一系列教育扶贫“组合拳”有效助力受援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教育扶贫工作还存在着项目措施不够精准、参与主体不够充分、融合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为进一步发挥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性作用,切实做到精准聚焦、精准施策,确保助力受援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将下一步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一)不断强化理论引领的自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为民情怀、战略思维和务实作风。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扶贫理论作为抓好扶贫工作的纲和魂,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引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衡量政治站位的标尺,把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责任,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际成效来检视工作执行力和政治忠诚度。
(二)牢固树立精准精益的思想
要坚决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把精准理念贯穿教育扶贫全过程,加强对新时代教育扶贫特点规律的探索研究,深入开展调研,密切沟通协调,做到需求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落地精准,努力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效能。要始终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把工作是否聚焦精准、益贫带贫效果是否明显,作为衡量教育扶贫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措施是否有力的硬性指标。
(三)切实增强首善首位的意识
要贯彻落实蔡奇同志反复强调的“北京作为首都,要在扶贫协作工作中立标杆、做示范”指示要求,时刻注意树立首位思想、坚持首善标准、展示首都形象,切实担负起扶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打造扶贫攻坚的首都模式。要坚持既讲求项目规模,又注重项目效益;既要在推进力度上走在前列,又要在精准程度上走在前列;既要着重解决眼前脱贫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持续发展。通过不断学习借鉴、消化吸收、总结提高、创造创新,切实为教育扶贫领域提供更多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一)确保机制顺畅
各单位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深入抓的工作格局,单位领导每年至少要到结对帮扶县调研考察一次,研究部署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要明确职责分工,市教委对口支援与区域合作处负责市级项目统筹,指导各单位开展工作并加强监管。各区教委要加强市区两级项目任务统筹,指导所属学校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各高校、各直管直属单位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主动而为。要加强协同联动,注重调动和发挥援受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援受双方相向而行、形成合力。要通过不断完善机制,构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教育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强资源统筹
要兼顾首都教育和教育扶贫两个大局,科学调配、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做到两不误、互促进。要充分用好自有资源,根据受援地区需求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采取不同支援方法,安排不同类型资源,切实把“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效结合,把帮“硬件”与扶“软件”有效结合,把优势资源与普通资源有效结合,做到各尽其能、“资”尽其用。要主动融合当地资源,积极探索各种潜在资源开发途径,以增强受援地区“造血”功能为目标,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带动受援地区科学技术、管理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入推进。
(三)创新工作思路
各单位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教育精准扶贫的方法路子,不断提高教育扶贫的质量效益。要在扶贫模式上创新,以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解决瓶颈制约为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步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造出更多的“首都教育扶贫模式”。要在扶贫项目上创新,以“三区三州”和本市扶贫协作地区为重点,用心用情、精准发力,有效促进各类教育融合发展,创新开展“互联网+教育扶贫”,大力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
三、进一步提升扶贫效益
(一)深挖系统潜力优化扶贫
各区教委要认真落实市级统筹交办任务,同时要进一步拓展深化与结对县对口帮扶,精准实施帮扶项目。
要深入开展学校“手拉手”活动,聚焦结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集聚学校,扎实组织支教、送教、挂职、互访、教研等校际交流活动,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帮助结对校提升水平。充分利用书信、电子邮件、QQ、微信、电话等方式,促进结对学校学生之间交朋友、结对子,增进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可通过夏令营、短期交换生、研学旅行等方式开展学生双向实地交流,鼓励开展结对学校学生家庭联谊帮扶。推进职业教育扶贫攻坚行动,组织实施“北京访学计划”,提高贫困地区中职学生职业技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定期向结对学校推送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开展各种形式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活动。
要按照首善标准选优派强,切实将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工作作风硬的干部教师派到受援地区,将长短期支教教师凝聚成拳,形成团队力量,积极探索聘用退休干部教师参与支教、送教和建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机制,认真落实相关待遇保障。
要关心关爱援建干部人才子女及家属,采取多种方式定期对子女在学业、心理方面进行辅导和关照,利用节假日看望慰问家属。
(二)强化担当推进高校扶贫
各市属高校要强化政治担当,把扶贫工作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作为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锻炼干部、转变作风的重要方式。
要认真组织实施市级交办项目任务,建立健全帮扶机制,主动对接本市结对帮扶贫困县,把先进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传播到贫困地区,坚决在全国高校扶贫工作中立标杆、做示范。
要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采取设立志愿者支教服务基地、选派骨干教师支援、开展教师培训、开设远程课堂、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当地实习、鼓励到当地创新创业、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教育扶贫。
要通过帮助贫困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产业发展升级、拓展产品市场等途径,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结合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组织专业人才专题培训,大力推进智力扶贫。
要发挥医学专业及附属医院资源优势,帮助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培养医务人员,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健康扶贫。
要推广以购代捐扶贫模式,通过“点对点”对接供应,“面对面”联合采购等形式,逐步增加面向贫困县采购农产品比重,大力推进消费扶贫。
要动员共青团、学生会、志愿服务组织、校友会等多方力量,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贫困县群众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县农村服务,丰富贫困地区群众文化生活,挖掘当地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借助新型传播手段传承推广,大力推进精神扶贫。
(三)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扶贫
各直管直属单位要在积极参与市级统筹扶贫项目的同时,注重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在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学生活动等方面与受援地区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要结合受援地区需求,组织精锐力量,协助拟制问题解决方案,为受援地区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支撑。要依托本单位特色资源及设备设施为开展教育扶贫提供服务保障。
(四)调动社会力量广泛扶贫
各单位要广泛动员各类公益组织、社会团体、企业、爱心人士等参与教育扶贫,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努力为受援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要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www.zgshfp.com.cn)的推广和注册,动员广大师生员工注册为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通过网络献出一份爱心,助力一个受援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
四、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
(一)完善过程监管机制
要牢固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加强教育扶贫输入、输出之间过程的监管,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采取定期沟通、实地调研、持续跟踪等方式掌握教育扶贫动态,确保教育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解决。
(二)完善数据统计机制
要高度重视数据统计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数据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帮扶项目台账,细化数据统计指标,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为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规划立项、组织实施、过程监管、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夯实数据基础,提供重要依据。
(三)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全面清除教育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形成根源。要把教育扶贫工作纳入本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当中,不断完善本单位教育扶贫工作风险防范机制,坚决纠正教育扶贫中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违纪行为,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清风正气,展现首都教育良好形象。
(四)完善舆论宣传机制
要尊重基层干部群众首创精神,及时挖掘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不断强化对教育扶贫的舆论宣传,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创新思路、特色亮点和感人事迹,为教育扶贫汇聚更多力量、凝聚更多智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