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到2020年,天津市教育将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优质教育资源取得较大进展,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取得显著成效,三地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行,初步形成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到2030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健全,协同发展体系完善,协同发展效应凸显,京津冀区域教育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现代教育体系。
《规划》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市教育领域的五大任务:
一是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教育服务功能。
加强基础教育资源配套。各区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将疏解转移人口子女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到2020年,建设、提升不少于500所幼儿园,拓展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布局,为天津市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教育服务。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结构。构建与京津冀产业升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布局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支持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建设。
完善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围绕京津发展轴、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形成多个高教聚集区,提升天津市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二是提高公共教育服务能力,促进京津冀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提升公共教育服务能力。探索三省市基础教育合作机制。根据北京疏解转移人口子女的入学需求,积极完善教育配套服务政策和设施。加大对“环首都贫困带”河北省各县(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
协作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定期选派天津市优秀教师、校(园)长到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巡回支教。有序接收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校(园)长到天津市跟岗研修。
深化校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探索集团化办学或品牌学校办分校等模式,开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输出。引导天津市优质中小学采取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多种形式,与河北省中小学开展跨区域合作。
三是发挥示范区辐射功能,加快京津冀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跨省市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瞄准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聚焦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开展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开展跨省市现代学徒制培养。建立三省市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通互认制度。探索区域间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硕士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衔接机制。
加快推进三地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共建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改革人事制度,促进三省市职业院校教师、企业能工巧匠之间有序交叉流动。
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推动京津冀课程认证、学习成果积累、认证与转换。同时加强对河北省薄弱地区和学校的对口支援。
四是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加速天津市高校综合实力跨越提升。
完善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扩大三省市普通高中与高校跨省市协作,实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试点。编制京津冀地区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探索三省市高校间的学分互认、跨校选课,探索合作培养、交叉培养学生的有效路径。
推动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吸引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落户天津。推进三省市高校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吸引三地高校成果落地天津进行产业转化。
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建京津冀高校课程联盟、高水平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加强区域师资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五是适应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定位需求,全面提升天津市教育国际化水平。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积极搭建人文交流平台,推动天津教育走出去,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人才培养、师生互换、合作科研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并加快提升来津留学教育水平。打造“留学天津”品牌,推进京津冀联合培养来津留学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