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朱华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始于基础教育
2019-10-16
中国教育报
作者:
  朱华伟:教育学博士、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创院院长。现任深圳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学责任与担当①
  上世纪末,就有教育思想家提出,50年间我们培养了不少合格人才,但也压制了一些拔尖人才,不少有才华的学生被扼杀在摇篮里了,特别是那些奇才、偏才。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了起来。
  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力,诸多高等教育领域的“拔尖计划”应运而生,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等等。那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教育科学的角度看,拔尖创新人才所必备的许多重要素质是在基础教育时期培养和发展出来的,但这一点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初、高中阶段,我们就应该积极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和模式,发现、孕育并系统培养人才苗子,建构一个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并与高等教育接轨的完整教育链。
  基于对教育现状和国内外发展趋势的考虑,国家在本世纪初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2017年,我校与华为合作设立了“深圳中学—华为特殊人才奖学金”,在初高中阶段发掘并资助那些在基础科学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天才、偏才、怪才,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助力他们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华为是我非常敬重的民族企业,任正非是我十分崇敬的企业家。关于“如何让奇才、怪才一展所长”,他曾提出“歪瓜裂枣”理论:“枣是裂的最甜,瓜是歪的最甜,他们虽然不被大家看好,但我们从战略眼光上看好这些人。”这正是他十分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表现。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把高考视作唯一的“指挥棒”,要切实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长设计教育模式。其实我们倒过来分析同样成立: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难道未来会没有好的发展吗?我一直不赞成把“木桶理论”简单地类比到人的身上,这样的比喻只是一个猜想,而不是科学的命题;我们生活中很多“最短的板”并不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需,因此没必要花费本来就有限的时间统统补起来。现代社会非常需要我们在兼顾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下,争取把“长板”做长,这样他们未来自然而然会在擅长的领域脱颖而出,从而最终有所成就。
  2017年11月18日,在深圳中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向社会正式宣告了新的办学定位——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中,以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这正是深中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与担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860563899 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