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青少年心理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七分之一(14%)的10-19岁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危机极端事件有增多趋势。这些悲剧令家庭深陷痛苦和哀伤,令相关部门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也对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危机?当青少年群体中发生极端的心理危机事件时,公众习惯于将原因简单归结为青少年自身患有精神病或心理疾患、想不开、压力大,甚至导向愚蠢、自私、不孝等道德指责。这无疑简化了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机理。事实上,青少年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涉及社会性、生理、心理和精神障碍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大大增加了青少年心理危机发生的风险。
就青少年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如自杀而言,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提出了自杀差异激活理论、自杀人际理论、自杀行为的认知模型、自杀图式评估模型、动机-意志整合模型等理论。其中,自杀人际理论指出,自杀愿望的产生来源于自己给朋友、家人及社会造成的累赘感以及未获满足的归属感。尽管这些西方心理学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少年心理危机背后的某些心理机制,但它们都是从单一个体中心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其所处的复杂社会关系环境,无助于预防和干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危机。
本文基于对青少年身心特点、中国文化关系本位理念和青少年所处的具体社会生态环境,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这三个核心关系维度上的互动与影响的讨论,初步构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生态关系理论,并基于该理论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提出针对性建议,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社会生态关系理论的基本框架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急剧变化的阶段,伴随着生理上的快速成熟和社会交往与角色的转变,青少年表现出高敏感性、高自尊性和高冲动性等显著且相互关联的特征,这是构建社会生态关系理论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及其进步并非孤立进行,而是深深扎根于社会关系的土壤之中。我们日常持有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行为模式等,无一不是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与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社会性,人是与他人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人与外界各种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的现实社会生态环境,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现实社会的生态环境而独立存在。因此,社会关系在个体的形成和成长中具有关键地位。
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为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提供了可靠且有力的证据。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长期浸润下,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既不是西方式的个体主义,也不是西方认为的集体主义,而是关系主义。这种关系主义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中国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和互相模仿中寻求心理安全感,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实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许烺光的《祖荫下》等经典著作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青少年与他人的关系对儿童一生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呱呱坠地,最先接触的就是亲子关系。儿童与父母形成的情感纽带,为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深刻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轨迹。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大量时间在学校度过,还需面临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教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成才。同伴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也为其情感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在与同伴的比较中,青少年发展自我认同、进行身份建构,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形成自尊或自卑、满意或失意、乐群或孤僻等性格特征。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青少年个人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土壤。
社会关系中的冲突通常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主要来源。心理危机并不是导致最终结果的“一起事件”,而是在结果之前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心理危机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与社会共同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关系至关重要,而这种关系冲突正是引发心理危机事件的主要根源所在。当青少年在与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或者激烈的关系冲突时,高敏感性、高自尊性和高冲动性的青少年便无法感受到真正的陪伴、支持、理解和爱,久而久之就会在无形中给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较大压力。压力如无法得到及时回应和释放,就会不断累积,当这种压力累积到青少年无法承受的程度时,他们内心便开始出现强烈的痛苦感,引发他们对自己、未来和世界产生绝望感,进而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厌弃、轻生等极端负向意念,甚至做出极端行为(见图1)。
二、社会生态关系理论的具体阐释
1. 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个体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家庭是个体生态环境中最内层的微系统,与个体最为相关且影响巨大。家庭环境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幸福感、心理韧性的主要来源,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说,如果能够从亲子关系中获得足够的情绪情感支持,那么就有助于其积极应对各类压力性事件。有研究发现,孩子与父母建立积极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教育给予关心能够减少青少年的挫败感,进而减少孩子的抑郁、自伤和自杀的风险。此外,良好的亲子关系还为青少年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亲子关系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的分析表明,父母关系不和、频繁的争吵及父母对子女的高要求、高控制、不理解和不支持等,都是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在不良的亲子关系中长大的青少年,如长期遭受父母的批评、责骂等,需要很多精力应付家庭内部的压力,容易导致应激水平过高,在无法应对时容易产生自伤行为。
2. 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师生关系确立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影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照顾、鼓励、支持、理解和关爱等积极的情感反馈,在心理上感到被认可、价值感增强,这有助于增强他们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如热情、好奇、聪明、勇敢、坚强和进取,从而在个人成长、学业进步和未来生活中促进他们形成自信、自强、自立等健康心理特征。
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学生的心理危机,有可能是师源性的。高抑郁倾向的教师所教的孩子有更多的外化(即冲动、缺乏行为和注意力控制)和内化(即焦虑、退缩、悲伤)问题行为,可能是由于这些教师造成了不健康的课堂气氛,学生很少有机会从有较高程度抑郁情绪的老师那里获得积极行为的指导。在学生心理危机极端案例中,导火索有的是因为被老师没收手机,有的是因为被老师批评,有的是没有交作业等。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能会有受挫、沮丧、绝望和低价值感等负面情绪,出现逃学、叛逆等不良行为,严重时出现焦虑、抑郁、情感冷漠、自闭等心理问题。
3.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青少年发展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同伴关系是发展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基础,积极的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孩子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高质量的同伴关系能促进青少年认知、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能够保护青少年免于抑郁、焦虑、自杀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青少年遭遇校园欺凌和排斥与自杀意念有着紧密关系。如果青少年在校园生活中得不到最起码的社会支持与尊重,被他人或其他团队拒绝、忽视、欺侮等,就难以建立和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通常容易陷入悲观、孤独、绝望的消极情绪,感受不到心理安全感,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来应对。研究发现,青少年遭受同伴的身体侵害、言语侵害和关系侵害时,容易体验到羞耻感,容易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越容易出现自杀意念;青少年在校园中感受到的现实社会排斥越高,越容易出现自杀的意愿。
三、基于社会生态关系理论的心理危机预防
1. 构建温馨和睦、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
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父母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硬环境,如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认知水平,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等,为学生提供有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和睦友爱相处,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以增强对孩子的家庭支持和安全感。二是营造良好的亲子氛围,提供温馨幸福的软环境。教养方式深刻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学习和了解不同教养方式的特点和影响,从而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抚养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尊重孩子。
有效沟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和谐至关重要,父母应与孩子建立开放、真诚的沟通渠道,增加亲子间的理解和信任。具体而言,父母需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尽量与孩子表达共情,尊重孩子的选择、兴趣和意愿。父母也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成长,那些不断学习、情绪稳定、努力进取的父母能够给孩子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信息,激励孩子形成终身学习、情绪稳定、卓越进取的习惯。
政府、学校和社区等应建立各级各类家长教育平台,为家长提供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和技能,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使其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2. 鼓励自主信任、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起信任、尊重和合作的关系时,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当师生之间存在紧张、冷漠、猜疑时,则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还应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应具备健康人格,率先垂范,而后才能让学生接受其教育影响。其次,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和方式,树立尊重、真诚、平等的理念,关注和倾听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合作关系。同时,也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再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发展,特别是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应及时帮扶和干预,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政府应多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健全优化教师心理健康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管和评估;学校应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机制,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着力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
3. 建立自尊自信、协作支持的同伴关系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同伴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同伴关系逐渐成为影响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青少年时期,孩子逐渐脱离父母的庇护,开始寻找自我身份和价值,随着与同龄人交往的增多,同伴关系在生活中也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同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成了他们发展社交技能、获取情感支持和建立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途径。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影响。首先,应引导青少年树立真诚友善、自尊自信、协作支持的交往原则,养成理解和包容同伴的缺点和不足、保持承诺和信守承诺、不传播谣言或者诽谤他人、彼此尊重的意识。其次,应提升青少年主动交往的积极性,培养共同兴趣,增强同伴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此外,还应引导青少年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向父母、老师、同学等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学会处理同伴之间的分歧和冲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避免矛盾升级。
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024年第6期,原标题《社会关系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有效预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