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疆发:以兴趣与审美为核心 完成并创新非遗文化
2019-07-25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我们讲了很多非遗文化与传承,那么非遗传承的本质意义是什么?除了文化、心理、技艺上的体验,我们是不是忽略了非遗文化中审美的意义,包括审美情趣、审美的心境等等。我认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遗”字有丢失、漏掉的意思。换句话说,这个文化可能就不存在了,那我们怎么去传承?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考虑,我觉得不考虑审美的意义,那这个非遗文化存在的价值会更小,因为它的实用价值本身就很少。这是我对非遗传承的一点思考。
  对此,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做好非遗教育。
  第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的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全都重新布置了校园文化,将多种非遗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当中。
  第二,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教师编写的国学教材也在不同章节渗透进了一些非遗类的文化。
  第三,小学部开发了优质的故宫研学课程。依托这个项目,我们聘请了几位水平非常高的专家参与课程的设计。目前看,这个故宫研学课程是最棒的一个。在研学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亲手体验榫卯结构,通过实践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的伟大和乐趣。
  除此,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还成立了吕昕京剧社。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经过这些老艺术家的指导和训练,表演动作看起来有板有眼,学生们排练的豫剧演出令我们感到很震撼。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忽视了孩子的潜能,没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前途。同时我们的教育也做错了很多事,没有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其适合的课程。
  除了上面提到的,学校还开设了剪纸等非遗课程。
  对于非遗文化,我认为需要制定一个非遗文化的传承进行分类实施。
  第一类是简单了解、观摩一下即可;
  第二类是提高性的,需要深入学习,带有一定实践的,通过实践让学生感觉到这种非遗文化的美。
  第三类是培养人才,学生对某项非遗文化感兴趣,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爱好、特长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培养。
  对于非遗传承,说实话我是很悲观的,主要是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如何做好非遗传承,我认为要从几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一定要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及兴趣爱好相结合。其次,用现代技术进行改进与呈现。再次,非遗文化一定要融入现代元素。比如我们的京剧,如果不融入现代的元素,京剧很难传承下去。最后,要政府、社会、学校多方努力做好相关的工作。其核心是要抓住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兴趣爱好,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以年轻人的喜好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潮流,才是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前程。
  总的来说,在大环境方面,马克思讲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文化生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契机。在操作层面,需要从事教育的人和非遗传承人共同开发非遗课程。在观念方面,要面向未来,利用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待非遗传承。这可能还要依靠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和科研力量,如果国家、相应的公司或组织选一部分非遗文化深入研究,我觉得非遗传承可能效果会更好。
  未来,我们要面向青少年,面向未来,以兴趣与审美为切实,以实践体验为主渠道,借鉴现代观念与技术,传承并创新非遗文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934791014 20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