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涉及网络谣言的若干司法解释。在网络谣言日益泛滥的今天,两高的做法回应了民众的关切。但这刚刚出炉的司法解释也不可避免地引发部分执法者和民众在理解上的混乱。9月17日,甘肃天水张家川县警方刑拘一名“散布谣言”的初中生,这一举动有很大的跑偏之嫌。
一、“转500次可判刑”的司法解释本有严格限定
1、“转500次可判刑”针对的是诽谤罪,而不是所有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转发500次可判刑”需要完整、准确理解
9月9日两高出台的十条司法解释中,以第二条第一款中“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这段字眼最为引入注目。在媒体报道中,该条款往往被浓缩为“诽谤信息转发500次以上,或点击、浏览达到5000次以上即入刑”。在整个打击谣言大背景下,许多网友更是简单理解为“传播谣言转发500次即判刑”。
这种简化的理解是不正确的,人民日报就澄清过,这是对本次司法解释的误读。“转500次可判刑”这一说法针对的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也即通常所说的诽谤罪,涉及的是“诽谤信息”,并非针对所有网络谣言。诽谤罪,刑法原文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所谓“他人”,指的一定是“自然人”,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如果当事人只是说“哪里死人了”“某某部门枉法不作为”,不涉及特定的自然人对象,就不能称之为诽谤罪。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吴保全案”,一审法院在判决书中称“吴保全辱骂诽谤他人及政府”,不仅没有出现这个“他人”的名字,更出现了“诽谤政府”的奇闻,从而成为法律界一大笑话。
这次针对诽谤罪的新司法解释,主要的变动在于,把“捏造事实”扩张为“捏造事实,或者明知道是捏造的事实,将其在网络上散布”,并规定了什么情况算作“情节严重”,这其中就包括了“点击5000次,转发500次”。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情节严重”,也不代表国家就一定会主动进行处理,因为刑法原文规定的很清楚,诽谤罪是“告诉的才处理”,即是所谓“自诉罪”,典型例子如去年某微博作者称演员张馨予“坐台”,张馨予于是起诉诽谤者,并获得了胜诉;自诉以外的,则只有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才会进行公诉。
要言之,“转发500次”本身只能被认定为“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并不等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要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则需符合本次司法解释的第三条,如“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但即便“转发了500次”的网络谣言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引发了公共秩序混乱,也不代表一定会入刑,因为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该网络信息属于“诽谤特定自然人的信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