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教辅乱战:挡不住的利益诱惑
2011-09-14

  数量过多、价格过高的教辅书让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也加重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多年来,这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家长和学生对此多有抱怨,可是又都不得不买。

  抱怨背后,是教辅书籍在进入学生书包前各个环节和方面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纷争的根源,在于利益。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于9月1日和2日先后播出的《挡不住的负担》和《利益催生乱象》两期节目中,披露出安徽省部分地区教辅费用是教材的数倍,教育主管部门自编自审统一推销,国内外考察旅游,教育局暗中拿回扣,拿差价,校方老师与书商秘密操作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在一本教辅的各环节利益链条中,新华书店系统占据了大头。

  巨大利益的诱惑,导致新华书店用各种办法强化自己的垄断。

  具体手段之一,是通过各区县新华书店向学校开列所谓的“目录”,限定只能征订“目录”上的教辅资料,没有列入者不准订购。

  手段之二,是“搭车”销售,虽然新华书店和学校只是合作关系,并无行政隶属关系,但新华书店拥有教材、教学参考用书的独家征订权,学校往往别无选择。

  早在2001年,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就曾联合发布《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规定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征订或随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

  此后,几乎每一年都有专门文件,明令禁止将教辅材料编入《教学用书目录》或印发《推荐目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订购,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

  可是,在现实中,这些规定往往成了摆设。新华书店违规出台的“目录”反而成为统一征订教辅材料的“尚方宝剑”。正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有人对国家的规定置若罔闻。

  有业界人士表示,“目录”事实上确立了一道准入门槛,这是教辅乱象愈演愈烈的根子之一。“目录”等的存在,强化了教辅材料垄断和区域性分割的现象。

  进入“目录”的教辅材料,在销售终端几乎没什么折扣,这也成为民营教辅经营者的一个“空子”,可以用低折扣的办法让学校、教师获得更多的回扣,学生也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但这种方式大多只能“秘密操作”,学校、老师和书商达成“默契”,学校老师选定教辅后,要求学生购买,而这类教辅在一个地区,往往只有一家经销商。

  既要买新华书店统一征订的教辅书,又要买学校、老师指定的个体书商的教辅书。这样,一个学生在同一学科有多种教辅材料也就不足为奇了。(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