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教学改革与德育相得益彰
2015-07-07
中国教育在线

  让思想品德走在知识技能的最前面,把思想品德渗透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将思想品德体现在做人做事的结果上

  德育如水润物无声随器成形(三)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是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国办中职学校。遵循"让每个人都能生存和发展"的理念,办学以德育为首,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了以名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及先进的教学环境和专业实习环境。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职教先进集体"、"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2011年,成为国家级中等职教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将德育理念体现在健全的工作机制和高效的保障措施上,已形成由校长、书记负责,德育副校长牵头,教学副校长、总务后勤副校长及各校区主管副校长参与的领导小组。各项德育工作由领导小组布置到各校区德育处、团委、教务处、德育课老师、团委老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同时,为了切实落实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各校区形成独立的德育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各校区主管校长、德育干部、团委干部、教学干部、班主任代表、德育课教师代表及家长代表组成。工作小组能够切合各校区的校情、专业特点及学生特点展开德育工作,德育处、团委、班主任结合家长及社会资源的力量共同负责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周密,制度健全,在执行上做到了细化、量化、高效。学校制定《班主任管理办法》《德育处一年工作常规》《班级评比管理办法》《德育队伍建设方案》等管理办法,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工作反馈不断完善、细化管理内容,很好地保证德育工作的顺畅进行。

  学校一直将班主任队伍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注重健全班主任梯队培养措施,定期进行班主任培训、心理培训,搭建班主任交流平台,开展德育研讨等活动,提高综合育人能力,并在过程中采取了"四给"激励措施:一是给政策,二是给奖励,三是给思路,四是给担子。学校根据班主任的动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激励班主任教师逐渐由校级骨干向区级骨干发展,形成数量适度、结构合理、梯度分布均匀的骨干名师班主任梯队,为骨干班主任的自主发展、职业提升搭建平台。

  学校的每个成员在德育管理工作中都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都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风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坚持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将职业道德、知识、能力、任务、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和实习场地,进行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做人做事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作用的指导性;坚持在照顾群体目标的同时,重视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教学设计突出实用性,为学生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要真正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就必须建立以德育为统率、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校把课程教学设计作为提高质量的保障,全面分析德育、职业道德渗透的方式方法,真正实现"以德育为首,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教师们认识到:职教的教学要提高教育效益,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体会做人准则,注重做事细节。学校将岗位能力的提升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目标,把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相关文化知识三方面内容按照岗位能力的需要,以技能的递进为顺序,组成横向的综合模块,从而实现"专业技能教到哪里,相关职业道德就渗透到哪里"的课程目标体系。

  以"空调制冷专业"实训基地的设计为例:专业组自行设计、研制的全套教学设备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实习实训环境。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现场完成故障诊断与排除,进行各种工况的测量和调整,并通过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完成制冷和空调设备检修过程中全部技能的实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悉了解岗位环境,在提高技能的同时规范做事行为,在体会做事的过程中提升道德品质。正所谓做人做事的能力同时培养,相得益彰,德育效果在实训课上得到充分体现。

  为了更科学的教学,每个学年初,学校都会例行开展课程设计活动。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前必须做好学情分析。"学情分析"要做到"四要":一要了解学生将来岗位群及其相应的岗位能力;二要知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就业过程中所需的必备能力;三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确定学生的兴趣点;四要对自己所任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好调研并做出数据分析。只有做好学情分析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做课程设计,有效地克服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盲目和盲从,做到课程设计具体、可操作而高效,以此来突显教学活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德育思想。

  其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尤其教学过程的思路设计中要做到"四要"。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二要着重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即以教学过程、方法的合理设计,引导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几个方面下功夫;三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四要注重过程性设计,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动态性地看待教学过程。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怎么学,而不是教师怎么讲、讲什么,要以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招数"为抓手,贯穿教学内容,跨越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设计中的每个要素,都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效果得到了企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育人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课程改革突显主体性,为德育渗透服务

  学校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进程中融入德育元素,要求各专业按工作过程、任务的相关性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并以典型职业活动为核心形成学习领域。学生在工厂化的教学和实训环境中,通过完成与岗位典型职业活动一致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在提升单一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专业的综合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并胜任岗位需求,形成了"校企合作、学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使学校的德育效果得以延展和深化。

  为了在专业教学活动中体现德育效果,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学校设计的课程标准不仅包括课程性质与任务、参考课时、课程学分、课程目标、内容、考核标准等,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描述,实现了"两个标准"的对接。这一举措有利于学生整合课堂、实训室、工作页、学习页、网络学习资源等多种学习途径,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另外,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评价教学效果,在评价中实现对德育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实现了德育育人的不断优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未标题-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