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7上海中考专家点评语文卷:突出活用 注重文化传承
2017-06-18
新闻晨报
  6月17日,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首门考试语文科目顺利开考。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华师大副教授徐默凡、复旦附中高级教师徐传胜、交大附中高级教师陈雄、徐汇教院高级教师陈妍、五爱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董曙、宝山进修学院高级教师莫晓燕等专家对本次语文试卷进行了评析。

  与会专家表示,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学科的命题工作以上海市中小学《2017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和《初中语文学科基本要求》为依据,尊重学情,有效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全卷试卷整体稳定,注重传统文化传承。

  试卷整体稳定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卷仍分为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作文四个基本板块。

  徐传胜老师用“守规则”来形容本次中考语文试卷整体特点。他认为,试卷题型稳定,符合中学语文教学与考纲的基本要求,没有偏题、怪题、冷题,给人一种亲和感。如文言文默写、阅读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常规题型,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董曙老师认为,试卷考点分布合理,题干淡化概念,化静态为动态,注重能力考查。如18题要求学生展开想像进行答题,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注重传统文化传承

  徐默凡老师认为,文言文课外选文没有选择叙述性的故事,而是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了人世的哲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一种切身反思的寓言写法,从先秦诸子一直延续至今。这样的选文能激发学生对古老智慧的阅读兴趣,更好地从古代典籍中吸取人生的养料。

  陈雄老师认为,试卷的命制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突出了“文以载道,以德教化”的思想。比如《十七岁那年的单车》在“青春期的逆反、代沟、冲突”后回归温暖的“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的传统观念。

  选材贴近现代生活

  现代文阅读板块《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这篇说明文贴近现代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事物。《十七岁那年的单车》是一个文学类文本,虽然描述的是北方农村生活,但考生在年龄体验和心灵体验上都能够产生共情。“教考一致,考点与知识点匹配,学生能够进行生活还原、经验还原,与初中的教学实际是一致的。”陈雄老师如是表示。

  选材的文字具有品读性,出现了不少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品读文字,寻求文本依据,注重对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如18题“请展开想像,另举一例加以说明”、23题“说说结尾的妙处”、26题要求补写倡议书等试题的设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积累、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陈雄老师认为,试卷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文化积累、理性思考等多方面语文素养,既体现了中考的基础性,又不乏一定的选拔功能。

  综合运用板块中,关于博物馆的选文富有都市气息,贴近生活,有亲近感。试题要求学生为博物馆选择宣传语、为倡议书补充内容,强调学以致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文题有亮点

  莫晓燕老师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目有亮点,能有效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究竟是指“怎样”?“种子是怎样的种子”?如何体现“就”?……“作文题目略显文艺,审题限制语多,思维含量大,能有效避免套题。”陈妍老师说。

  徐传胜老师对如何审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种子”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大可小,可深可浅,既可以宽题宽做,也可以宽题窄做。写好这篇作文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感,不能平铺直叙,泛泛而谈,要设计一定的情境在里面。

  董曙老师认为,作文题的命制体现了中考语文立德树人的改革导向。“种子”的定位非常重要,可以是感恩、善良、爱等,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在延续往年风格的基础上,致力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同时也更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如学生基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等。

  试卷突出了语文的“活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始终关注基于“文本解读”基础上的教、学、考之间的融合,倒逼教师从猜题、押题、刷题中解放出来,将目光转向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