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课程分层级力促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2016-05-24
中国教育在线

  2016年5月13日,中国教育在线组织了主题为“核心素养的实施探索与成效”的教育沙龙活动。活动现场,来自国内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校长,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讨论,同时也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施永忠老师发言

  “与35中不同的是,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简称浙大附中)现在按照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为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完善了“人格与学术并重,本土与国际兼容”的办学特色下的四大特色课程群建设,并把所有的课程都分为三级。即基础知识型、拓展型和研究型。”浙大附中施永忠老师在介绍浙大附中相关经验时说道。

  为此,对于三级课程,施永忠老师继续介绍道,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其中基础知识型就是指学生达到了这个水平就可以高中毕业;而拓展型就是指学生要考本科院校,就需要进行选考。学生就需要按照大学所设置专业的要求选一门、两门还是三门,再加语文、数学、外语。

  同时,拓展型基本的方向是以学校现有特别是周边的资源来开拓。比如说,浙大附中是以西湖、浙江大学为依托的。学校目前有12个课程实践基地,我们称之为课程开发点。为什么?由于许多的资源,浙大附中都是依托学校周边的浙大,还有西湖周边的这些著名的基地开发完成的。比如我们借助中国茶叶博物馆,就开发设置了茶艺课。即由中国茶叶博物馆给学生们颁发初级茶艺师证书。还比如学校的3D打印技术就是依托我国第一个上市的3D打印技术的上市公司----杭州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他们的技术与设备为依托。正像刚才35中朱建民校长所说,35中也正是依托了北航、中科院等高校开发了他们的九大实验室。所以在这样情况下,浙大附中依托开发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共开发了12门这种校外资源支撑下的课程,就很好地保证了学校学生选修的需求。

  至于研究型课程,就是要基于培养创新人才这个角度。也就是说,浙大附中现在的学生,在校内,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如何能够有所研究。比如语文中学校就设计了西湖文化。就要求学生利用语文所学的知识去研究西湖文化,西湖相应的传说、相关的名人文化。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科目前基本上都按照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这三类课程来设置。这样的话就要求每个学科的教研组老师,也都必须从这三方面去备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