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思创优学与北京市航天中学共建创客教育实验室
2019-03-28
作者:
  近日,思创优学(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助北京市航天中学打造无人机、机器人创客教育实验室。教师可以依托实验室的硬件以及技术环境进行课程设计和科学理论的普及,进一步促进学校科技智能教育的发展和相关学科课程的升华,促进学校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学校的教学发展增添一抹科技亮色。
  一、建设内容
  1.教室装修
装修前                          装修后
  设计思路:
  创客教育实验室:吊顶是星空的,太阳系中的8大星球,亮的即是星球,又是灯,一举两用。地上的黄凳子,即起到了对比提亮空间的作用,又象征着地面,顶上是浩瀚星空,底下是大地,桌子是蓝色,带有反光,象征着湖泊,被大地所环绕,整个空间就是浩瀚宇宙的缩影。
  作品展示区:用火箭神舟11号和国产飞机C919为原型的展示柜,蓝色的线条代表我们城市的地平线。星星样式的展示柜代表着蓝天之上。孩子们的作品、创造成果放置在展示柜中,象征着孩子们的梦想随着火箭、飞机一起冲破地平线,奔向太空。
  储物区:打孔的地方是为了方便暖气片的散热,让孩子们拥有舒适的上课环境。小的储物格是用来储存孩子们上课所需要的设备。
  2.课程教具
  3.课程体系
  1)无人机基础课程阶段(16课时)
  此阶段主要学习无人机的基本理论知识。此课程主要包括无人机的分类、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无人机构造原理、航空气象知识、无人机赛事介绍等。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掌握无人机的飞行原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2)无人机航拍课程阶段(16课时)
  此阶段主要学习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的相关知识。此课程主要包括无人机航拍构图、飞行相机光圈调节、飞行相机快门调节、飞行镜头动作、航拍后期处理软件的分类、航拍常用处理软件、航拍处理软件应用、航拍处理软件具体应用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人机航拍的必备理论知识、前期课程中的航拍素材进行处理,通过无人机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为后面无人机知识的学习带来源动力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人形机器人课程体系(32课时)
  学习机器人的分类、发展史、结构组成等机器人相关的知识,建立起机器人的认知体系,然后动手实操组装机器人,并完成对其的校准调试,到最后对机器人进行程序编写,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整体知识构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
  二、协助学校取得成绩
  1.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完善无人机、机器人竞赛队员培训和选拔体系,不仅能更进一步增加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建设力度还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客教室可以建立可复制推广的无人机、机器人知识科普课程体系,建立高水平的科普教师团队,促进学校科技教育相关学科的发展,增加认可度。
 
北京市航天中学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奖。
北京市航天中学两位教师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2.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习并掌握机械、电子结构、信息技术、电脑应用等综合知识,使他们在探究科学知识的实践中,增强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让孩子体会自身价值,实现未来的梦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2019年1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公示了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在经主办单位自主申报,组织进行资格审核和组织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拟确定31项竞赛为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思创优学独家承办该大赛无人机竞赛项目。
  思创优学(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教育的整合服务平台。为教育行业提供融合文化、课程、设备、空间四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拥有强大的创新课程体系研发能力、教育服务能力和顶层设计规划能力。公司为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赋能,提升学习者的创新自信力、造物技能与创新思维。思创优学教育的使命是推广创客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在全国不断撒播未来创客的种子,打造中国创新教育领导品牌。
  思创优学联合北航、清华、北师大等知名高校,共同研发适用于广大中小学的创客教育课程。“青少年创客教育系列教材”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构建创客教育标准体系。
  课程内容多学科创新融合,体现STEAM教育精髓,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梯度递进,符合国家政府最新发展政策,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创客课程设置有同步教案、同步课件、课后任务、影音资源、图片资源、拓展资源等教学资源。同时提供完全与创客教育教学设计相配套使用的教案、课件、试题,以及视频、音频、图片、动画和文本等碎片化多媒体教学素材。
  部分荣誉资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