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人们对太空的兴趣,保卫中国太空计划的未来。”欧洲新闻网20日如此解读中国太空授课的目的。《印度斯坦时报》认为,中国是在学NASA,该机构曾激发学生的太空探险兴趣,维持对其预算的支持。 美国宇航局顾问委员会成员、航天政策专家劳格斯顿2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航天知识的普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水平”,他说,NASA就在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向美国人展示太空所发生的一切。
教师宇航员是NASA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环球时报》记者在华盛顿曾多次参加“航天日”活动。美国的“航天日”是为中小学生准备的,主要是对孩子进行航天科普教育。最热闹的当属“来自太空的声音”。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每人在纸条上写下一句想问宇航员的话, 依次通过航空航天博物馆的设备, 上传到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地面站,再由地面站联接到国际空间站, 由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一一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俄罗斯克麦罗沃州文化教育学者娜达利亚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的太空授课“浪漫而友好”,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尝试。苏联时期,许多孩子有成为宇航员的梦想,这在很多中学课本里都会被反复鼓励,甚至很多玩具的设计都有这方面的引导。但现在,俄罗斯这种对孩子航天理想的“浪漫主义”教育已经没有了。
韩国《每日经济》称,“上天入海”显示了中国人在宇宙和海洋等尖端科技领域的飞跃,也成为中国崛起的最佳象征。而成为科技强国与中国对科普的重视密不可分,13亿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基础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范例。早在196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就出版了以理科内容为中心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并获得儿童和家长的高度欢迎。虽然随着时代进步内容有所变化,但该读物一直备受中国人喜爱。过去50年一代代中国人在这样的科普环境中长大,而韩国是否应学习中国,确立类似的能唤起少年儿童的科技好奇心并播下未来科技火种的项目?
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
推荐链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