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1中考语文作家之:卫宣利、沈奇岚
2011-07-27

  (选自2010年第19期《读者》)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2.我们要给父母安全感。(2分。如果答成了题目,只能得1分。)

  23."父母框架"是指他们的人生经验(或父母自己内心的标准)。(2分)

  24.对比论证(1分)  作用:将父母标准下的二类孩子加以比较分析,对比鲜明,有力地阐述了"标准"的内涵。(2分。意近即可。)

  25.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3分)

  26.例:我赞成走第二条独立之路。因为只有你独立了,能自食其力了,父母看到了你的成熟和强大才会放心,这样你就为父母提供了安全感。(3分。开放题,其中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