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老师也不轻松了
中考科目增加了,感受到压力的并不只是学生,老师们同样如此。
薛老师是市南区另一所热点初中的生物老师,在本学期以前,作为一名“副科”老师,薛老师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我们整个年级有10个班,一共两名生物老师,每人教5个班。”薛老师说,每个班每周有3节生物课,一个周下来她需要上15节课,平均每天3节课,一天下来也经常是讲得嗓子冒烟,但她身上的压力不大,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压力也不大,每堂课的气氛都很轻松,原因是生物学科成绩并不计入中考总成绩。在此之前,生物学科也需要参加中考学业水平考试,但成绩以等级形式出现,生物、地理、历史和信息技术4个学科的成绩等级只在热点高中的直升、指标生选拔中体现作用,比如青岛2中对直升生要求达到2A1C,公办普通高中在招生时则要求达到2B2C以上。
进入新学期之后,薛老师的课时量没有变化仍然是每周15个课时,但她的课堂气氛明显严肃了很多,“我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变化,需要不断地给学生强化知识点。”薛老师说,以前讲完知识点后,她会对课程内容进行延展,讲点生物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科前沿的东西,但现在不行了,每周只有3个课时,她必须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把知识点掌握,还要给学生划定记忆的重点,几乎没时间再做知识延展了。“现在一堂课投入的精力几乎赶上以前三堂课,压力太大了。”薛老师说,以前她的生物学科基本上不留作业,主要是考虑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中考学科,现在生物课也会留作业了。
丁老师是一所初中学校初二的英语老师,中考新政对英语学科没有影响,但她还是感受到了新政带来的影响,“英语学科是一个需要记忆的学科,每天的作业中我都会安排一定量的记忆背诵内容,但开学后我不得不减少这部分内容。”丁老师说,现在生物和地理两个需要记忆的学科也开始留课后作业了,她的英语作业量稍多一点,学生们就会喊累,因此她不得不控制每天的作业量。
权威部门:实现与高中教学接轨
在中考改革之初,对于将地理、生物、历史计入中考总分数的政策就备受关注,一些家长认为增加科目无疑给原本就很紧张的中考增加负担,这与素质教育减负的大环境不符。
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民书表示,将历史、地理和生物三科以分数形式计入中考总分,是为了提高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为了实现与高中教学的接轨,但同时也要把握好学生的负担,毕竟此轮改革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要减轻过重的负担,减轻不必要、不合理的负担,但学生学习需要一定的负担,完全没有负担也不行。”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中考全面等级制改革的前提,市教育局今年首次允许七年级学生提前参加中考,七年级学生参加地理、生物、信息技术三个科目的考试,需由学生个人和家长提出申请,经学生所在初中学校审核同意后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而调整后的中考不再实行完全等级制,这种情况下,基于完全等级制的提前中考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因此市教育局取消了提前考试制度,以避免考生会分分计较,多次考试增加学业负担,也是从减负的角度出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