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晓言老师“现身”课堂解答跨学科问题,AI猴哥儿伴读《西游记》原著讲述成长历程,教育大模型辅助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期间,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天津市教委中小学处,天津市教科院课程中心共同承办的“AI赋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典型课例” 分享交流活动于4月26日在津举行。来自京津冀地区10所知名学校的优秀教师带来覆盖小初高学段5个学科的优秀课例。活动在天津市实验小学、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南开中学和天津市耀华中学同步开展。
科大讯飞智慧课堂为教学教研提供全流程支撑。通过创新课例展示、现场说课、人机共研等形式,活动全景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不同学段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场智慧教学的京津冀实践范本。
在小学科学分会场,天津市实验小学王万江老师在《古生物的多样性》课例中,借助线上虚拟自然博物馆引导学生云游北京自然博物馆,通过3D建模观察黄河象化石,并利用智能体老师实时解答古生物演化问题。石家庄市柏林庄学校郭烨老师《化石中的古生物》课例中则通过AI动态骨骼对比图解析恐龙与鸟类进化关系,结合答题器实时数据反馈提升课堂参与效率。两堂课均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以虚拟探究与智能交互激发学生科学思维。
在初中语文分会场,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李云静老师的《孙悟空的成长与突围》课堂,利用讯飞星火大模型生成孙悟空虚拟人形象,引导学生通过多轮对话解构文学角色,结合文生图技术创建多模态教学资源,构建 “文本解构 — 生命观照—价值内化”的三维课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周景萍老师则以《出师表》拓展阅读辩论赛为载体,借助AI智能体辅助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两节课例展示了大模型赋能之下的经典阅读新样态。
在初中数学分会场,天津市实验中学张维老师在《低碳生活》课例中,通过AI智能体晓言老师实时为学生进行跨学科问题的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将气候变化议题转化为数据分析任务,并利用AI计算器开展家庭和学校的碳足迹研究,发展数据观念和模型观念。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王长云老师的《玩转正方形》课堂,通过AI黑板开展正方形四等分原理研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借助讯飞智能体探究相关问题,将变化中的位置关系借助数量关系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切割方案,发展人机协同的数字化探究能力。
在高中英语分会场,天津市南开中学张妍老师在《Unit 5 Understanding ideas:CLIMBING QOMOLANGMA:WORTH THE RISKS?》一课中,依托AI 学情分析追踪学生认知路径,结合南开校友科考案例实现“地质学+心理学”跨学科融合,引导学生从“文本理解”迈向“价值评价”。天津市第一中学张晶晶老师依托科大讯飞的AI听说课堂,凭借AI赋能构建即时课堂反馈闭环,通过任务链设计提升学生的深度思维,呈现了《Unit 5 Understanding ideas:A Journey of Discovery》一课,集科技感与趣味性于一体,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不畏困难、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
在高中生物分会场,天津市耀华中学陈华老师执教的《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一课通过AI模拟天敌捕食游戏与基因频率数学建模,让学生在虚拟实验中直观感受自然选择的作用,课后利用情境资料演绎应用数学模型,通过AI设计的案例深化理解。天津市新华中学商庆凯老师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一课中引入大模型辅助设计实验,让学生在方案优化迭代中发展系统思考能力,全方位培育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人机共研”环节,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科教研员娄立新、语文学科教研员龚占雨、数学学科教研员刘金英、英语学科教研员李留建、生物学科教研员王健结合AI课堂分析报告,从师生互动、思维进阶、技术工具适配性等维度进行深度点评。AI课堂实录与分析从板书轨迹到师生对话,完整留存教学记录,覆盖课前设计、课中记录、课后反思、学情追踪的完整生态,进行全方位的循证教研,更好地回归问题的实质,,让每节课成为成长阶梯,构建教师教学成长库,助力教师突破经验瓶颈,实现靶向提升。
师生机三元互动,教学评三位一体,虚实相生,课堂无界。此次分享交流活动,既是天津教育数智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也为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实践范本。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