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智能手机问世,世界就飞速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男女老少都变成了低头族。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了当今父母最为担心和头疼的教育问题之一。连成年人都难抵屏幕的诱惑,又该怎样帮助孩子学会节制?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但不意味着无解。电子产品相关的教育,父母需要既有方法,又有耐心。千万不要指望着用什么诀窍一下子搞定问题,任何领域的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特别是教育。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接受孩子会不断犯错的事实,同时又不丧失对孩子的信心,那么你就已经走在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了这个心态,接下来就看看具体的方法吧。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父母对孩子大量使用电子产品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造成以下危害。
1) 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面对屏幕,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颈椎病、腱鞘炎等症状,同时也会导致缺乏锻炼,生活作息紊乱,睡眠不足等问题。
2) 学习退步。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孩子常伴随着成绩下滑、学习兴趣丧失、专注力流失,以及思考能力弱化等现象,甚至有学者说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一些沉迷短视频的年轻人会发现自己的大脑出现“退行”迹象,比如,记忆力下降,看不出很明显简单的错误,别说阅读静不下心,连电影都看不进去,只能看3分钟以内的短视频,还要倍速。这样的状态,肯定是无法胜任学习要求的。
3) 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内容。电子产品是一个终端,背后连通着的是整个互联网虚拟世界。孩子可能会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暴力、色情、极端言论,以及不实信息。
4) 出现安全隐患。孩子可能会在网络上遭遇诈骗、损失金钱、泄露个人信息,遭遇网络暴力,以及冲动发布不合适的内容导致“网络留痕”,对后续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孩子总是会犯错的,一代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互联网的“处处留痕”会让孩子的一些错误“翻不了篇”,无法被遗忘,影响今后的发展。
5) 生活技能退化。当大量时间被投入到屏幕上,孩子的社交能力、阅读能力、运动能力、自娱自乐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老师发现,当大学生脱离家庭,来到学校,他们与人相处能力是不足的,甚至和同寝室的同学都不当面说话,而是使用在线沟通。
6) 丧失对真实生活的热爱。网络一代习惯于接受强刺激,觉得真实生活无聊,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缺乏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只想沉浸在虚拟世界,对真实生活提不起兴趣。
7) 影响心理健康。心态上患得患失,渴望获得别人点赞,被他人的评价所绑架,甚至出现表演型人格,一切发在网上的信息都是“人设”需要,和真实的自己脱节。
8) 网络沉迷甚至上瘾。完全失去自控力和判断力,出现成瘾行为。
说了这么多潜在危险,家长一定非常焦虑。但其实使用电子产品也有有益的一面,我们不仅要帮助孩子更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还要引导孩子更积极地利用电子产品,帮助自己提升各项能力,而不是沉迷于娱乐。
1) 学习掌握时代必备技能,如搜索信息、数据处理、视频剪辑、ppt制作、编程等。
2) 与同龄人和社会保持同步。如果完全断绝电子产品,孩子可能会发现与同龄人的交往也会受阻,甚至生活中一些基本服务,如打车也很困难。
3) 突破地域限制,获得更多优质学习资源。如今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优质课程,以及优质的老师资源,这对于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格外有意义。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单纯怀着良好的愿望轻率地给孩子电子产品。比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使用学习资源,主动给了孩子手机,结果发现这让孩子打开了“娱乐”这扇门,学习了多少不知道,娱乐这事却是无师自通的。
因此,在给孩子电子产品之前,必须有相应的教育,以及事后的管理。没有任何事先的教育和事后的管理,基本上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失控。失控之后,往往就是鸡飞狗跳,亲子关系恶化。所以,家长千万别把“给手机”这事想得太简单了。每次我看到家长那么草率就给孩子买个手机,都暗暗担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对于后面的各种麻烦你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吗?
孩子可以使用电子产品,事实上,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把孩子完全与电子产品隔离也是不大现实的。但是,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自控力,是必须要家长协助的,光靠孩子自己是很难实现自控的。有些家长随随便便把电子产品给到孩子,要求孩子管好自己,一旦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孩子,事实上也是不太公平的。未成年人之所以是未成年人,就是他们的心智成熟度和自控能力都有限,家长不帮助不支持,只提要求,孩子做不到要求就责骂,这并不是教育。
那么家长该怎么做呢?
第一条,要帮助孩子建立内在判断标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为什么有害?这件事必须要让孩子知道,光知道还不够,还要争取孩子的认同。
这时候,最佳方式并不是父母跟孩子苦口婆心讲利害关系,因为在孩子眼里,这些都是父母想要控制他进行的说教,父母说的越多,孩子越反感。更好的办法是父母和孩子一起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一起学习。
举个例子,有一部纪录片叫《智能陷阱》,由硅谷的一些产品经理解密为什么社交网络能如此让人沉迷,以及产品设计端是如何对人的心理进行控制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这样的纪录片,孩子肯定会感到震惊。看完之后,父母不要急于说教,可以问问孩子的感受,听听他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这样的资料其实也不算少,书籍比如《限屏时代》、《欲罢不能》,杂志上的主题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什么是上瘾》等等。父母可以有意识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和孩子一起学习,我相信有些内容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很震惊的。电子产品使用在教育领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学习。
这样的第三方信息,对孩子来说更可信,也更激发他的思考,让他认识到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对自己造成怎样的危害,他也就慢慢产生了一种意识——我需要有所控制,不能毫无节制。
孩子有想要自我控制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不想自控,家长无论如何都看不住的,毕竟不能24小时贴身紧逼地监控,聪明的孩子总能绕过监管。只有他自己想要自控,才会做出努力。
当然,有了自控的想法,不代表具备了自控的能力,接下来还需要家长的进一步帮助。
第二条,和孩子共同制定电子产品管理协议。事先的约定,能够减少事后的冲突和纠纷。
协议必须是共同制定的,绝不能家长写好,派发给孩子执行。在共同制定的过程中,家长除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更要听取孩子的想法,双方对一些细则进行商量,但在一些大的原则方面,家长还是要坚守的。
家长要让孩子理解,制定协议是帮助他进行更好的自我管理,而不是为难他,这就需要上一条的基础,孩子了解无节制的危害,想要进行自控。家长要给孩子“正当满足需求的合理时间”,让孩子以光明正大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撒谎隐瞒。家长还要让孩子知道互联网上哪些情况是异常的,这时候要及时需求家长帮助,比如暴力色情内容,要求转账,索取个人信息,要求见面等。
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做一些重要的限制。比如,电子产品的物权是家长的,孩子具有使用权,在必要时家长可以登录电子产品进行查看。睡觉的时候,电子产品放在客厅,不得带入卧室。为什么要这样呢?如果电子产品是孩子的,当家长想要检查或者必要时候进行没收,就会导致孩子极大的抗拒。而带电子产品进卧室也会导致孩子熬夜使用,影响身体健康。
在遵守约定的情况下,家长要给予孩子信任和自由。同时也要约定,如果违反协议,该如何处理。这个处理办法应该是合理的,而不是极端的。孩子大概率会违反协议的,我们需要一次次帮助他提升自控力,而不是一旦犯错就永远没收,进行惩罚。
第三条,教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孩子需要帮助,家长也要有孩子犯错的思想准备,保持耐心,不乱发脾气,也不要放弃孩子。
父母要让孩子理解,自我控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我们终其一生都要不断学习的功课,在这个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要从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这样就会进步。
光靠决心很难做到自我控制,还需要辅助一些手段。比如在专注做事的时候,把电子产品放到另一个房间,进行物理隔离。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养成先设定定时器的习惯,想要娱乐一会,那就设置一个20分钟的定时器,避免超时。
在孩子刚开始学习自我管理时,家长需要给予适当提醒,比如“设定定时器了吗”。当限定时间到了,也尽量提醒孩子让他自己关掉而不是强行拿走,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被强制感。当孩子做到自我约束时,要及时给他赞赏和认可,孩子没有做到时,也不要大发脾气,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如何调整和改进。当孩子屡次失约,家长可以适当介入,按照协议中的约定执行,必要时也可以暂时没收电子设备。
虽然孩子可能会多次犯错,但是如果家长支持到位,孩子会螺旋形上升的,长期来看,是不断进步的,自控能力也是不断提升的。
最后一条,让真实生活有吸引力。孩子的生活不能只有学习和课外班,生活越枯燥,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帮助孩子丰富真实生活。
家长可以组织家庭活动,自然探索、艺术作品欣赏,以及人际交往,帮助孩子体会到真实生活的乐趣。也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是虚拟世界无法替代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要支持,这能大大减少孩子沉迷网络的可能性。另外,父母更要以身作则,减少手机时间,在生活中寻找健康的兴趣和乐趣。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学会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每一个人的必修课,不仅仅是孩子,也包括我们。父母应该带着开放的心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一起交流自控的方法以及受挫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在电子产品这个问题上,父母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而是一起同行的伙伴,值得信赖的盟友。
作者:苏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