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路中学积极响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多维多层学习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基于学段特点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近期,初二年级的学生们深入参与“探访母亲河,感悟家乡情”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线上博物馆的搭建,开启了一场充满创意和意义的学习之旅。
这座线上博物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一次对AI和元宇宙技术的创新应用。学生们通过虚拟空间和数字技术,以数字光影的形式呈现了母亲河的壮丽景观和丰富文化。
跨学科实践助力全面素养培养
在这次实践中,学生们在学科教师的引领下,将实践探究得来的永定河文化数据、信息、音视频和图片等数字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然后通过线上博物馆后台进行不同主题展厅的编辑和展示,通过平台虚拟功能,设置虚拟空间模拟实验和场景,利用机器人功能进行导航服务设置,最终,永定河文化内容以文字、图片、音视频和数字光影等形式在线上博物馆的不同展厅进行呈现,让线上博物馆参观者享有高度沉浸式的参观学习体验。
这种线上博物馆的设计过程和走进线上博物馆沉浸式学习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在共同参与项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元宇宙技术引领沉浸式学习
通过线上博物馆,学生们不仅在感性层面了解了永定河文化,还通过信息科技更科学地理解了这段丰富的历史。博物馆中设置了虚拟空间模拟实验和场景,通过元宇宙技术,学生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与虚拟角色互动,参与各种模拟实验和场景,提高了对永定河文化的深刻认识。
通过将家乡永定河文化以信息科技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实践过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元宇宙的世界里释放青少年“艺术家”的想象力,用自己的理解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用自己的科技手段诠释“他们眼中的永定河”。
这次线上博物馆的设计不仅是对永定河文化的科学探究,更是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的过程。通过新的学科教育方案的引领,学生们不仅更加科学地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同时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信息科技的魅力。这不仅仅是一次线上博物馆的构建,更是学生们对永定河文化深刻理解的见证,为未来的学科实践育人方式变革贡献了一份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