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首都优质学校支教联盟成立,聚焦北京中小学教育扶贫公益行动
2019-09-21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9月19日,由13位中小学校方代表、23位专家代表在北京市丰台第二中学共同发起了“首都优质学校支教联盟”。作为有志教育扶贫的校长、专家的交流平台,支教联盟将不定期组织论坛和活动。同期举办的现代教育报优质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暨“支教▪成长▪改变——聚焦北京中小学教育扶贫公益行动”即为该联盟首次活动。

  北京十五中校长苏冰,北京九中校长林乐光,北京十一中学校长崔楚民,北京中学书记任炜东,北师大实验中学副校长、华夏女中校长刘海霞,北京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校长刘彦;北京十二中校长蒋校长对外经贸大学附中校长刘国雄,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校长何石明、辽宁省阜蒙县圣科校校长吴贵新等校方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际部主任、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北京市教委扶贫支援处副处长陈彦舟,原团中央学校部部长、现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秘书长石新明,北京青年报社副总编辑廖厚才,现代教育报社总编辑王宇先生,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院原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挂职干部丁进庄,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航海教育公益基金发起人、执行主任赵群,教育头条负责人郑超,中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发展联盟副秘书长陈磊等专家代表与会。

  会上,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校师生就学校支教案例进行了主题报告,辽宁省阜蒙县圣科校校长吴贵新就与丰台二中结队接受支教畅谈了感受。双方表示通过义务支教公益行动,当地和北京学校双方教师、学生建立了深厚情谊,也获得了共同成长,切实改变了当地的教育水平。

  北京众多学校代表就互访研学、公益支教主题分享了实践经验,并纷纷响应加入首都优质学校支教联盟。

  北师大实验中学副校长、华夏女中校长刘海霞表示,北京市规定了初中学生研学不能出京,高中扶贫支教则不受地域限制,因此针对初中、高中学生组织公益支教活动需要有所切分。此外,学校国际班学生既有参与公益支教活动的需求也有机会。

  北京中学书记任炜东介绍,如何通过管理机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公益支教预期目标是学校必须考量的问题。此外,学校可以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线上英语广播、到支教学校教授STEAM课程、开设支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支教。

  北京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认为,视其弱,其更弱;视其强,其变强。支教需要学校双方在互支互教中实现美美与共,需要找到对方的可学之处;找到双方的共赢曙光;需要实现彼此的相互欣赏。

  各机构领导、各行业专家也就教育扶贫提出了独到见解,并为教育扶贫活动出言献策,为首都优质学校支教联盟提供专业指导。

  北京市教委扶贫支援处副处长陈彦舟提出,教育扶贫是响应国家号召,是贯彻中央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落实中央的脱贫攻坚。初心教育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国各地学校都需要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贫困地区学校亟需首都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而教育扶贫需要校方前期做好沟通,挖掘双方兴趣点。

  中国教科院丰台实验学院原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挂职干部丁进庄指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研学,希望通过研学达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益支教活动,校方需要厘清游学、实践、支教的目标和内容,探索如何实现游学支教与研学实践相结合。同时支教活动需要进一步丰富支教内容,健全保障机制。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国际部主任、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介绍,众多校长联合起来,推动教育改革和支教活动,需要心中充满力量,需要坚持不懈。游学支教也好,研学支教也好,这种志愿服务理念是正确的,价值引领方向是正确,具体的推进过程是具体的,成效是显著的。

  在支教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需从国家政策近一步了解支教。学校支教不应只局限于游学支教行动上,还需把支教放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行动任务来考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游学支教不管从老师层面、学生层面、学校层面,都需要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落实到立德树人环节当中去。

  此外,推进提高游学支教这项事业,需要进一步结合最新公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意见”政策。需要学校课堂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更成为生活与学习的主人。需要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社会机构,开展体验活动。

  2017年国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作为高中的必修课,而且志愿服务里面规定了具体的学分。部分省市还规定了具体学时、学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