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班主任的生活 不同的年份相同的责任(图)
2013-09-10

  教师节前,一个形容“新时代教师”的段子在网上被广为转发:“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多累?和数十年前相比,班主任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

  记者采访了从40后到90后的多位教师,请他们谈谈不同年代班主任的酸甜苦辣。

  “40、50”后教师

  欣慰:班主任要和学生做朋友

  (张国顺原北郊高级中学教师,现已退休)

  语文教师张国顺生于1949年,属于接近“50后”的“40后”。从1976年大学毕业开始教书、当班主任之时起,张老师就长期面对这样一个困惑:师生之间,或者具体到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所谓“师道尊严”到底要不要维护?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他,也困扰着和他同时代的很多教师。

  “我最早是从一个厂矿普通高中开始做教师的,而且一开始就当班主任。当时文革刚刚结束,教师的地位还没有完全恢复,学生的年纪也偏大,比我也小不了几岁,因此对教师谈不上尊重,有些学生上课时甚至坐在课桌上。那时候的学校教育还没有步入正轨。可以说,那时候的教师考虑的仅仅是,如何能安安稳稳地把课讲完。”不仅仅是张老师,当时国内相当部分学校的教师都还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1988年时,张老师在宝山松浦中学做班主任,从这个时候起,前面提到的困惑就一直跟随着他,甚至一直到10多年后。“我这人性格比较随和,不喜欢摆老师、长辈的架子,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这让有的同事不大理解,认为我没有班主任应有的样子。”对待班上的学生,他的态度也和其他同事有所不同,“我自己从小就调皮好动,也是‘差生’,所以愿意和‘差生’相处。”他所在的班上有个女生因为家庭矛盾,曾经跳河自杀,长期意志消沉,但张老师看到了她平时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她多多写作,后来她还获得过上海市作文竞赛一等奖。

  张老师还记得1997年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当时他已调至北郊中学,他所在的班上有学生自发在教室里办圣诞晚会,因为事先没有和学校沟通,教导主任坚决不允许,张老师则站到了学生的一边,为他们“作保”,最终争取到了办晚会的机会。“在我教书,当班主任的这几十年间,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师生关系。现在看来似乎可笑,这是个再小不过的问题,但这却是我这个年龄段老师的共同体会,”张老师说,“所幸,回头去看我没有做错,班主任就是应该和学生做朋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