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督导改革的关键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这些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教育督导工作必须突破的瓶颈。
多年来,我国教育督导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全国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督导人员近5万人,其中专职近2万人。
但是,必须清晰看到:当前我国教育督导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和督导方式,依然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
各地通过试点,积累并总结一批教育督导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成立教育督导委员会,负责对全国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监测、评估。
这是汲取国际先进经验、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又一次制度创新:将教育督导上升到国务院层面,既可以确保督导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又能够形成多部门合力,确保督导工作的有效性。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暨第九届国家督学聘任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要完善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机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机制,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学校督导评估机制,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完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完善督导报告和整改问责机制,强化督导效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