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部委重拳出击 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
2012-02-27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二月中旬开始,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与校园同时热闹起来的,还有各地书店里的教辅材料区。但就是这些孩子们用来答疑释惑的无声老师,本身却有着诸多问题。别字连篇、价格离谱、超出知识范围,常常让家长和中小学师生们头痛不已。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拳出击,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

  昨天,记者来到广州市的一家大型书店,因为正值周末,教辅材料的书架前挤满了孩子。记者注意到,仅针对中考的教辅材料就有100多种,押题宝典、经典素材,抢分36计,似乎每一本都有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独门绝招。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学生们颇为无奈。

  学生:题目一模一样的也是会有的,你也不知道买哪本嘛。

  业内:剪刀加浆糊,就能出教辅

  打开这些五花八门的教辅材料,记者发现,其内容大同小异。"剪刀加浆糊,就能出教辅",这句话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行业内尽人皆知的秘密。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产业处处长冀素琛:在业内也有人讲,剪刀加浆糊,就可以做教辅,原来是正规出版社,后来是有一些民营单位,现在甚至到什么程度,他们讲甚至有一些农民可能学历不是很高,他就是在市场上购买了一些我们正规出版社出的教辅材料,买上几本,左拼右拼,就拼出来一些,然后弄个封皮,再找到非法地方印刷了之后,再到市场上去卖,他只要卖出去了就能挣钱嘛。

  我国每年出版的教辅类图书超过一万种,其中很大一部分书就是东拼西凑的。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目前,在校中小学生有2亿多,教辅市场的规模据估计在400亿至500亿元之间。虽然2001年就有规定,不允许出版社超范围擅自出版教辅类书籍,但实际情况是,不管国有还是民营出版单位,都在涉足这个市场。

  新闻出版署助理研究员鲍红:就是这些年来,因为它出版社是一个企业嘛,就是每家可能都有一亩三分地,你不能规定人家只能种土豆,就不能种白菜,所以现在这一分工基本上被打破了。

  教辅出版市场还有一个流行做法是"卖封面不卖内容",只要在封面上把一些权威机构、重点学校的名字印上,就能促销。冀素琛处长表示,在调查中发现最突出的问题就包括侵权出版。

  冀素琛:我们就会发现有一些市场上,它写的是某某某出版社出的一个什么什么教辅,但是我们发现它跟市场上的另外一些教辅内容就会很相近。那么我们通过打电话,最后通过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到它标识的出版社去核实这个书的时候,出版社也表示说,他们没有出过这本书。

  正规出版社的高质量教辅前期投入较大,却往往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盗版者盗来内容,再加上一个诱人的封面,就能卖到不错的价钱,甚至超过正版书的价格。

  伊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权处副处长伊才晓:比如讲高中语文读本这本书,假如说就在河北省定价它也应该是9块多钱,不应该超过10块钱,我们在河北查处的基本上是同样是四川高中语文读本它的定价是16快2毛5。

  面对如此龙鱼混杂的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要求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资质要求,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

  过滥的教辅材料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负担。以一个初中生为例,每个学期新开课程中的主课有9门,每门课买两本教辅图书,总共就是18本。如果以平均定价15元计算,就有近300元的开支,而现在许多教辅书远不止15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青年报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