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贞教育”与“生命教育”哪一个更重要?究竟什么是适合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全面的性健康教育该遵从怎样的新道德导向?11月11日,在杭州举行的“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圆桌会议上,来自台湾与大陆的三十余名性健康教育专家共同寻找目前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问题和方向。
中国教育界对性教育始终羞涩
中国教育界对性教育始终羞涩,不敢直接提及“性教育”,将它包裹在“青春教育”、“健康教育”、“卫生教育”等名词中。
青少年阶段作为一个人一生中发生重大身体和心理变化的敏感时期,是社会互动和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塑造期,但是中国青少年却没有在这个阶段得到应有的开放、全面的性健康教育。
从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副教授胡晓红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其实都是一种隐性的性价值观导向:媒体经常会报道少女为躲避强暴跳楼致残或者致死的新闻事件,并且字里行间宣扬一种“贞操重于生命”的价值观,表明“贞操”观念依然成为桎梏女性和社会的性价值观;宿舍楼禁止男女共宿或者共浴的规定其实在假定着同性恋的不存在;铺天盖地的无痛人流广告在极力告诉观众“三分钟解决烦恼”……
推荐链接:
怎样的性教育最适合青少年?
10月16日,北京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国际论坛公布了首部小学生性教育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并从新学期开始在北京部分小学试点使用。试点教材一公布引来了家长和教育者的一片讨论,赞誉者有之,有学者评价其突破传统教育底线;批评者亦有之,有一位父亲看到写有“性交”、“阴茎”、“阴道”等等生殖器字眼及插图后义愤填膺地说:“对于孩子来说,这不就是黄色漫画吗?太不健康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