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整体难度及特点
本套试题整体难度不大,较去年期中难度有所下降。整体特点延续了北京化学命题的一贯特点:重视基础,考察全面细致,主要考察学生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第24题和第32题。但是题目缺乏创新,也没有陷阱题,对学生挑战不大。在细节上,本套试题有几点变化,比如对于物质的变化和空气组的考察成从选择题变成填空题,比如选择题最后一题出现一道很久未再出现的化学式的计算。
当然,也有老师指出试题中有两处处不太严谨,例如第25题第5小问C选项,考察“S”是否能表示“硫原子”,根据人教版教材(P61)“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所以准确说,“S”能表示“一个硫原子”,所以C选项说“S”表示“硫原子”可能存在争议。至于第30题第(3)小问,题目问与PM2.5相关的物质。考察空气污染的问题,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两类: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可吸入固体小颗粒。PM2.5的概念教材中没有介绍,但在课堂中一般都说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所以本题选项不会给学生选择正确答案是带来困扰,但其科学性准确度需要专家来鉴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