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学生发出进一步践行文明礼仪的倡议。《开学第一课》第一讲是“孝”,主讲老师、童话大王郑渊洁,用一支钢笔背后的父爱故事,揭示出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9月1日,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学生发出进一步践行文明礼仪的倡议。图为学生用相机自拍留下开学记忆。本报记者万程鹏摄昨晚8时许,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开播。今年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关键字是“孝、礼、爱”。《开学第一课》第一讲是“孝”,主讲老师、童话大王郑渊洁,用一支钢笔背后的父爱故事,揭示出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郑渊洁说,他第一次写皮皮鲁外传时,总是怕钢笔没墨水而打断了思路,可奇怪的是连续写了3天还有墨水。有一天睡觉时,听见书房有声音,这才发现父亲正在给钢笔灌水。“为了父亲,《童话大王》我一写就是30年。”家住苏州工业园区的路勤女士和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看着电视上对“孝”进行说文解字,小姑娘开心地跟着念道:“‘孝’字是由‘老’和‘子’组成的,表示的是孩子对父母和老人的支撑、支持。妈妈,那以后我要多帮你做家务。”郑渊洁认为,培养孩子孝心,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对此,路勤十分认同。她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相处时怎么做,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南京市银城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天乐,昨晚不到8点就坐到电视前。当小头爸爸给大头儿子讲“礼”是从古代礼仪演变而来、是对社会规则与秩序的敬畏时,小家伙说,“又学到新知识了”。南京苏杰学校五年级的丁景云,向妈妈李忠梅提出了一个令她“困惑”的问题:“当我对别人很有礼貌的时候,为什么人家都不怎么夸我呢?”李忠梅觉得孩子这个问题还是挺有针对性的。她感言,过去总觉得孩子大了自然会懂道理讲礼仪,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未必是对的。对于孩子彬彬有礼的行为,社会应该多“赏识”,至少得从家长多“礼赞”做起。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六(2)班的姚凌曦看了“爱”这一讲后,对爸妈郑重其事地说:“父母对儿女的爱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该像乌鸦反哺一样懂得感恩,让他们放心、开心,做一个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的好孩子!”“不论贫困、富有,对学生平等的关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尤其是对特殊的学生,老师对他们特别的爱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留下爱的印记,这比考试分数更值得关注。”从教22年的高级教师、南京市南湖第一中学校长马琰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培养、教育“人”的职业,要有一份关爱的情怀,“从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做起,关注他们身心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这是比干巴巴的教材更鲜活、深刻和有意义的教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