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由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襄阳市第三中学和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共同承办的襄阳市首届普通高中教师命题大赛决赛(理科场)在襄阳市第三中学圆满落幕。经过前期初赛复赛的层层筛选,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每个学科各20个命题团队脱颖而出,晋级本次决赛。除参赛团队外,还有200余名教师到现场观摩学习,共赴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教育盛会。
启航:凝聚力量 共启新程
上午8:30,开幕式在襄阳三中闻道厅拉开序幕。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但世辉、襄阳市第三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靳旭东、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湖北办事处主任王洋等领导以及各学科教研员和评委共同出席开幕式。

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但世辉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他指出在全市深化新课改、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阶段,一份优质试题,既能成为检验区域教学成效的标尺,更能成为串联各校育人智慧的纽带。本次活动以命题研究为抓手,聚焦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师对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系统把握,深化对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切实提升命题质量与教学实效,推动“教—学—评”有机融合。下一步市教科院还会将优秀试题编印成册,并建立学科命题资源库与动态优化共享机制,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靳旭东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代表襄阳三中对所有参赛教师表示诚挚的欢迎。随后靳校长谈到了在当前“双减”政策深化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命题作为教师的关键能力以及引导教学方向、推动课程改革“指挥棒”的重要性。襄阳三中通过精心地筹备和细致地布置,将为本次活动提供完备的保障。最后他祝愿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参赛教师能在比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王洋主任在发言中谈到,本次大赛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提升的平台。希望通过这样的赛事,激发广大高中教师研究命题、优化命题的积极性,引导大家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把握高考改革方向,在命题实践中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更希望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促进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凝聚集体智慧。继教网作为承办方将与各方一起为比赛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保障,并愿意与大家一起共同提升襄阳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破浪:匠心筑题 各显其能
在接下来的各学科赛场上,参赛教师们轮番上阵,各展其能,用精彩的试题讲解诠释着对试题的深刻理解。或直击考点、结果导向,或循循善引、思维发散,或感性渲染、共情体验,或框架清晰、方法至上,或旁征博引、追本溯源……从命题意图到解题思路,从学情分析到教学策略,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层层剖析,环环相扣,尽显襄阳市高中教师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一份份情境化和科学性俱佳的命题设计,也令观摩教师受益匪浅,深受启发。赛场上,老师们凝神聆听,认真记录;在赛后仍驻足研讨,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此活动过后,“命题的方向更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定位更精准了” ,“‘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地路径也更清晰了”。命题大赛不仅考验了对教材与课标的深度理解,更促使自己跳出了“解题者”的思维,以“命题者”的视角反思日常教学,对精准把握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次大赛各学科专家评委团,他们以深耕学科领域的专业敬畏之心锚定评审核心,将“科学命题、精准评价”的专业准则贯穿说题现场评审全过程。现场评审时,评委们并非简单打分,而是以“命题研究者+教学实践者”的双重视角展开深度审视:既依托多年深耕学科教学研究的学术积淀,逐字核查教师说题中命题设计与新课标知识点的匹配度,又凭借数十载一线教学积累的实战经验,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判断试题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层次。最终的评价,不仅是对教师当前命题能力的精准诊断,更为其后续优化命题设计、提升教学评价水平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专业指引。


扬帆:汇集成果 智启未来
每一次命题都是对教育本质的追问,每一次设计都是对教学价值的重塑。本次比赛不仅展现了襄阳市高中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更为襄阳市高中教师队伍的发展搭建了交流共进的优质平台。进一步推动教师在命题研究、试题分析、教学策略优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此外,通过本次大赛锻造了一支襄阳命题尖兵,生成了一批优质试题资源,这也将为建立和完善学科命题资源库与动态优化共享机制提供新的动力,为襄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