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广东佛山沧江中学规定,初一新生7班至16班要成为“iPad班”,每个学生要交4000元钱买iPad。此事引发争议。沧江中学校长赵文林回应,之所以让学生配置iPad,是为了配合该校的一项课程改革。
学校力促课程改革,并想着用新技术,达到课堂上省力、交流便捷、释放能动性的目的,初衷不错。这也是沧江中学的“底气”所在,“改革总会有质疑的声音,我们不怕吵架。”“吵架”有些情绪化了。其实,对于沧江中学这项新课改,有着许多问号,家长乃至网友的质疑,也并非没有道理。诚然,改革需要“不怕吵架”的魄力,但也需要“兼听则明”的大度。
俗语云,杀鸡焉用牛刀,讲的是,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按照一般常识,手段与目的之间,要符合“比例原则”,想达成多大的目的,就必须使用与之相配的手段,既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能隔靴搔痒。那么,对于教育改革来说,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任何细微变动,都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权益。认真思考,一项课改,有没有增加学生无谓的负担?有没有用最少的钱,办成了最多的事?说实话,4000元的iPad,这样的课改有些“用力过猛”。
在此,有两个学校难以自圆其说的疑点。其一,学生下载教师的微视频,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互动,何必非要用iPad?其他品牌的平板电脑不行吗?就沧江中学的课改内容而言,价值千元的国产平板电脑的质量与功能,应付课改需求,绰绰有余。何必非要每人一台iPad,显得如此“高大上”?其二,初一新生7班至16班都要成为“iPad班”,这么大规模的采购,iPad理应比市场价低。为何一台iPad要交4000元,远超市场价格?这里面有没有猫腻?
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上得起学的孩子,并非都是富裕阶层。4000元一台的iPad,在学校眼里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对贫困家庭而言,却不是一件小事情。不知沧江中学在推行新课改时,有没有事先调研,查实初一新生中有多少人无力支撑一项昂贵的课改?若贫困生支付不起iPad,其受教育权利岂不是会受到影响?对教育来说,最紧要的莫过于公平,最容易被伤害的也莫过于公平。岂能用4000元另设一道门槛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