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1年北京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2011-06-26

精锐教育物理教研员易浩然老师作客中国教育在线

2011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解析访谈文字实录

2011北京中考物理试题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教育在线中考试题解析访谈,今天很高兴邀请到精锐教育物理教研员易浩然老师,易老师您好!

  易浩然:你好。

  主持人:今年北京中考物理卷有什么特点?

  易浩然:今年中考物理试卷从总体来说,难度比较适中,既考基础方面,同时提高方面差异化,既注重书本知识,同时紧密联系实际。对于中考选择性考试来说这样是非常合适的。

  主持人:试题和去年相比有哪些特点?

  易浩然:第一个今年的试卷中没有考察声学的知识点,说明这部分知识进一步边缘化,当然本身声学知识考试难度也比较低。

  第二加大电学实验题难度,和去年相比虽然分值仅仅增加一分,但是考察更加全面和细致。

  第三这套题逻辑计算方面更加全面,特别与数学图象的结合,可能出乎很多学生意料之外。

  主持人:今年试卷跟去年相比难易程度有什么变化?

  易浩然:这个分开来说,对于头脑比较灵活的某些同学来说,平常比较爱钻研会觉得简单一点,最后大题不再是建模的信息题,题干方面比较敏感,另外试验题是力学题,在我们二模模拟题曾经出现过,因此很多同学不会觉得陌生,还有题量比去年增加一个题,由深度往广度转化,所以会觉得比较简单一点。

  对于物理死记硬背的同学,在分析计算方面会觉得很吃力,感觉难一点。

  主持人:物理试卷着重考察学生哪方面素质和知识?

  易浩然:实际基本知识方面,在新课标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在这套试卷中大部分体现出来,75%都是基础知识,对于这样知识一般我们要求了解和记忆,对于中档题和难题首先是综合分析计算的能力,还有与数学图表、看图这部分结合,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这三方面提出高的要求。

  主持人:哪些部分是容易失分的地方?

  易浩然: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是单选的最后一题,填空的最后一题,还有最后第38、39题两个大题。因为试题对于学生综合分析方面,以及运用数学计算方面要求应该比较高的,我估计可能很多学生做到最后一般没有时间了,直接交空白卷。

  主持人:历年来说都是这些题比较失分?

  易浩然:对,这个模式基本固定下来,作为中等学生复习的时候,一般有针对性练习这些题。

  主持人:原因是什么?

  易浩然:首先因为综合性比较强,因为很多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对于公式、规律、定理方面往往记住一些结论,很少注意适用条件、变形、不同情况下应用,所以在碰到多过程、多状况、多物体、多个研究对象的时候,可能容易弄混,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本身四道题很容易出情景建模的题目,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通过信息表达自己有用的物理条件这些方面说通俗一点对它理论阅读能力比较高的要求,这是四道题最容易丢分的原因。

  主持人:预测一下明年中考题会什么趋势?

  易浩然:首先对于物理题中基础题一部分,肯定是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毕竟学习物理知识来自生活一些,特别初中物理非常鲜明,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运用书本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认为它的趋势是向高中物理过渡,应该会有这个导向。在高中物理考试中社会分析和电学实验考察是重点,中考也会把这个导向体现出来。

  第三方面相多学科方面的渗透,如语文、数学。语文方面主要是快速阅读、迅速阅读找到需要信息出来,数学方面是解方程组、比例计算。这些趋势都会和物理题结合起来。

  主持人:对于明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年复习时间,请易老师提各位同学提一些建议吧?

  易浩然:其实一年对于物理提高来的说,时间来说其实很充裕。想把物理学好的同学,我建议第一,物理是一个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的学科,大家首先多观察、多琢磨、多钻研,对于老师所给的一些结论,记是第一的,但是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分析它的过程、应该了解它是怎么来的,这样才能够在一些综合的应用题里比较灵活的掌握。

  第二,知识结构方面大家一定先打好基础,先把基础知识巩固,这样由浅入深,到最后会有一个专门的时间对容易丢分的题做针对性的练习,我觉得只要在学校里边能够把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就好,基本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在初中物理复习时间把握上,基本都是先基础,然后逐步提高,最后专门针对失分题做针对性的练习,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物理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易老师作客中国教育在线,也非常感谢网友关注,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