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制我们是在去年开始,北京市有海淀十一学校,还有朝阳区的80中,还有35中,经市教委批准,就是开始做二四制的课改试验。二四制我们说它也是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这样一个项目,因为现在我们认为,不管是我们国内还是在国外,就是说拔尖创新人才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基础教育既是一种国民教育,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但是同时还要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拔尖人才的这样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我们国家由于,就是这些年,就是我们的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这样一种考试,而且出题是用入清华北大的这样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
所以在高考考完之后,只有少数人是成功的,多数人都是失败的,他认为我没有考上清华、北大我就不是成功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我们的许多学校,就是为了能够取得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北大,所以就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了学校的负担,老师的负担,家长的负担。其实我们认为,在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精英教育,不适合所有的学校,也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应该是在在校生当中,5%到10%,不适合所有的学生,那么我们的二四制学生,就定位在这种拔尖人才,作为一种精英教育。
现在我们认为,就是作为一个拔尖人才,应该具有两大特征。首先,应该具有伟大的责任心,就是说他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对班集体,对社会,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民族,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我觉得这是拔尖人才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就是拔尖型的人应该具有伟大的创造力,我们说的这种创造力是指什么?就是他应该具有批判性思维,应该具有一种质疑精神,而不是说老师说了,书本上写的都是正确的。
推荐阅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