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1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于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
2021-12-13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2021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于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顾明远、唐虔、杨东平、刘林、张梅玲、刘可钦、李永乐、储朝晖等数十位权威教育专家、知名学校校长等共聚盛典,聚焦教育政策、学校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等热点教育话题,为打造更健康高效的教育模式,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2021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以“教育回根 生态重塑”为主题。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减”之下,我们的教育需要一次回根溯源,回归基本规律,回归科学,回归理性;需要一次生态重塑,重塑教育初心,重塑价值与生态。
  搜狐公司运营及人力资源副总裁张雪梅,搜狐网副总编辑、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晏成出席本次活动。
  盛典期间,搜狐网副总编辑晏成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教培教育生态的重塑,要在观念上打破人们“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作为全人教育的倡导者,搜狐教育一直在关注行业新闻动态、鼓励教育创新,推出了十余个精品的教育原创IP,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褒扬教育坚守,针砭教育乱象。
  晏成认为,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和引导孩子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孩子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基石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以及思考、想象、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教育必须坚持育人第一。
  顾明远、唐虔、刘林、李永乐等解题“教育回根”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发表了题为《新形势下教育本质与价值观的再思考》的主题演讲。顾明远表示,“减负”不仅仅减少一点作业,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开放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减负”的出路最主要的是在课堂上,所以我们的老师们要深入研究课程,研究教材,研究教材里的重点难点,把课讲实了、讲好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唐虔博士发表了《面向2050的全球教育治理:理念与行动》主题演讲,解析了全球教育发展与改革大背景下中国教育的变革与生态重塑。唐虔表示中国教育需要一次生态重塑,重塑教育初心,重塑价值,重塑生态。
  唐虔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也就是地球家园之间的三个和谐共存,它的理念和今天谈的教育重塑、教育回根是一种遥相呼应。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发表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迎来拐点与转型》主题演讲。刘林表示,2021年在整个民办教育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拐点之年,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是由过去的直线向上,转而开始走向抛物线的另一端;另一方面,教育行业本身的周期规律,特别是民办教育发展的规律,还受到人口增长周期规律的影响。
  刘林认为,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1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转型”,也就是说“拐点”带来的民办教育的转型。转型是中国多数民办学校需要在2021年思考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做出的一个重大的选择,更是对未来方向的探索。
  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梅玲发表了《对青少年心理素养的思考》主题演讲,张梅玲表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是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是7.4%.青少年的心理素养是珍惜生命,也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还是比较缺乏,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做更好的自己。
  张梅玲认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也要从父母入手,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总是挑孩子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爸爸妈妈不要以爱的名义来伤害我们的孩子,要接纳孩子的全部,要尊重孩子,要给孩子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现在“双减”是爸爸妈妈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非常好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科普达人李永乐发表了《如何能让物理课生动而有趣,让学生感受物理之美》主题演讲,李永乐表示,教师并不应被该比喻为园丁,园丁会把花草修剪成他们喜欢的样子,教师应该是导游,把学生带到科学的花园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美。
  李永乐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们考试考出好成绩只达到了教师发展的第一阶段——生存。等到教学工作熟练之后,应该进而达到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的阶段,这需要教师自己扭转观念,向学生传达科学观、展现科学之美,也是教师的职责。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明远教育书院副院长滕珺发表了《2021年国际学校“浮华褪去”,回归初心》主题演讲,滕珺表示,2021年各国际学校“浮华褪去”,越来越多地回归了办学的本质,越来越注重内涵的建设。未来可能没有公办学校和国际学校之分,只有创新学校和不创新的学校,只有品质好的学校和品质相对欠缺的学校。国际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要把那些表面的浮华褪干净,才能够回到学校最基本的办学初心,在未来的市场中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名校长共议未来学校的成长与重塑
  作为学校的掌舵者,校长对于教育的理解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长就像学校的CEO,是学校文化或者价值观的捍卫者,要引领大家前行。在过去的一年,疫情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还未消除,教育新政密集出台又给学校带来新的挑战。
  盛典期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王海霞、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校长朱郁参与了 “未来学校的生长与重塑”圆桌论坛。本场圆桌由搜狐教育、搜狐母婴主编郭晓燕主持。
  刘可钦认为,学校的挑战来自于方方面面。但更多的挑战还是聚焦在现代学校的治理结构的调整上,这种挑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契机。刘长铭认为学生评价体系的方式要多元,评价的信息或者数据的来源要多元,这样才能符合个性化教育的需求。王海霞觉得在学校落实“双减”可能需要组合拳,一是要“减”,减掉该减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心理负担,包括身体负担等等。二是要补,去补一些因为短期的或者是眼前的利益而忽略的或者说弱化了的东西,包括学科的建设。丁凤良认为,学生评价的问题应该回到我们的教育方针或者说政策文件里提到的三个问题,就是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我们的评价一定是指向这个目标的。朱郁表示,“双减”表面上看减的是学生和家长负担,但是它指向的目的还是为了“提质增效”。
  专家学者探讨双减之下的教育变革
  当“内卷”成为教育热词,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鸡娃”时,大家似乎忘了教育最初的目的与意义,我们期待一场教育精神的回归与重塑。在双减之下的教育变革“圆桌论坛,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杨东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清华大学教授史静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爱哲安民未来学校创办人马志娟就双减新政、民办教育、普职分流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本场圆桌论坛由特邀嘉宾主持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主持。
  “教育生态的改善或者回归可能会有很多角度,有很多内涵,我这些年经常用的一个个性化的表达叫”三低的教育生态“,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以改变高度竞争的状态。”杨东平说道。
  刘林表示,“双减”中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注重教育政策的整体性设计,不是单独从“减”的一个角度去设计,要以发展性目标来进行整个教育设计。
  史静寰强调,人的成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也不应该是人为的分割,甚至变成碎片化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密切合作,甚至有延伸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为一个人的完整成长创造更好的生态。
  储朝晖认为,开展家庭教育的关键有两点:让家长看到长远,不能仅仅看到当下;二是让家长看到整体,不能只看一部分,特别不能只看知识学习。
  马志娟则希望中国未来有更多教育家办的学校,如果这样的话,均衡、多元或许能够更快出现,教育生态就会趋于相对良性的动态平衡。
  搜狐教育研究院再添重磅专家委员
  社会公益组织在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在2021搜狐教育年度盛典期间,搜狐公司运营及人力资源副总裁张雪梅为“明远教育基金”颁发了“2021年度公益组织”荣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明远教育基金副秘书长滕珺作为代表领取了该荣誉。
  “明远教育基金”是由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倡导和发起的,致力于推进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专业发展的一个公益基金。基金会通过资助、奖励及提供教育服务,致力于推进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于2013年设置“明远教育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此外,2021搜狐教育研究员聘书颁发环节,搜狐公司运营及人力资源副总裁张雪梅、搜狐网副总编辑为搜狐教育研究院专家委员颁发证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王海霞、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校长朱郁、爱哲教育创办人马志娟受聘为搜狐教育研究院专家委员。搜狐教育研究院于2019年成立,我们希望借助搜狐教育平台的优势,为不同受众提供专业权威的教育服务,旨在打造一个教育内容媒体专家库,为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就像现场嘉宾们说的那样,教育回根,回归的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是育人的初心;生态重塑,重塑的是一种低竞争、低管控、低评价的教育生态。从升学主义、应试教育转向以人为本;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转向生活教育。
  当然,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我们每个身处中国教育变革与生态重建进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中国教育生态的变革与重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