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已病,更治未病
一个适合47中学生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模型在充分调研后建立,并指导了工作实践。47中申请加入了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普通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课题组以及区教科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课题。
北京47中学生 记者冯蕾 摄
北京47中学生认真做笔记 记者冯蕾 摄
47中心理小屋详细收集咨询案例2000多例,改变学生的不良认知效果明显,拥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并总结出心理咨询工作三部曲: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更大的范围中,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帮助。47中学生住宿部被负责老师更名为“生活教育中心”。中心已有一名老师在北大受训后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所有宿管老师自动承担起学生课后生活中心理问题的调解工作,效果十分显著。
但是,心理咨询是一项被动的工作,按照行业理念咨询师只能呆在咨询室中等待求助者上门才能开展工作,47中探索“治已病,更治未病”方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疏导扩展到帮助大多数学生学会用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自助成长。心理小屋制作各种幻灯片在初高中心理课上尝试向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观看影视作品时每看一段就停下来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心理分析。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