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是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保障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在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方面,我校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亮学生生命成长之灯,让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现实世界而非虚拟空间,让他们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走得正,走得稳,走得健康,进而为他们成长为未来杰出担当人才夯实生命底色,避免沉迷网络而造成“价值观混乱”。
重视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学校依托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一支“法治校长”普法队伍。以每年12月4日“国际宪法日”为契机,检察官和法官走进学校分别给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普法活动,提升学生法治意识。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和网络犯罪是学校重要的普法内容之一,包括:沉迷网络的表现及危害,网络犯罪常见罪名及危害,培养未成年人遵守网络秩序的意识,网络安全问题及安全文明上网常识,常见网络诈骗的特点及防骗知识等。
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中学生是12至18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在中学朝代形成的规则意识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学校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为每个班级配备“手机保管箱”并由班级安排专人负责,要求初中年级早晨到校将手机放入箱中,下午放学时取回;高中年级原则上早晨到校上交,下午放学取回,中午是否可以使用由班级自行决定,上课期间是否可以使用由任课教师决定。通过“手机保管箱”这种方式,有效控制了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他律到自律。
重视行使民主权利,塑造学生的民主精神。“一零一校长接待日”制度自1999年施行至今,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重要途径。接待日由学生会牵头,每周一中午请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听取意见和建议,并于当周将解决方案和相关说明在学校科技楼前公示并监督执行。对于学生而言,在校园生活中行使民主权利已经根植于心中,不必到网络世界寻找“驾驭感”和“满足感”。
提供高质量、可持续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当下,中学生阅读网络化、碎片化,远离名著经典的现象极为普遍。这种阅读方式降低了中学生群体的阅读审美情趣和阅读质量,无助于想象力和专注力的培养。我校着力将校园打造成引领学生阅读的主阵地,通过“大师引领”和各学科教师引领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全员参与纸质、高质量、可持续阅读,在提高学生欣赏品味的基础上滋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避免出现学生因无聊而在网络世界寻找乐趣的现象。
艺术教育常态化、全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爱美的艺术情怀会让学生的人生充满幸福,而这是网络无法给予的。一零一中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和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就毕业于一零一,他为学校留下了珍贵且丰富的艺术教育遗产。长期以来,学校精心建设一批具有一零一特色的艺术教育品牌,力求让艺术教育融入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成为每一个毕业生的“经典记忆”。
组织公益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代文明社会应该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是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式。学校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求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公益资助项目,要求学生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常态化,让学生在公益活动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服务社会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践行“健康第一”育人理念,强健学生体魄,护卫学生阳光心态。健康第一、阳光体育,是学校建校七十多年体育文化和体育传统的核心。“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时间操场见”、要“动”不要“宅”是全校师生的一种习惯;“参加一个体育社团,爱上一项体育运动,欣赏一种体育竞赛”是对每一个在校学生的要求,以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强壮的体魄和阳光的心态。
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学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与政府、社会及家长沟通协调,整合好资源,共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北京一零一中学 刘子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