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某中学课堂上,52位同学和任课老师人手一本IPAD。CFP
今年暑期,上海某大学教授因在微博中要求学生没有iPad就别来上课而广受非议,该教授的课被网友称为“奢侈课”,教授本人也被冠以“IPAD教授”的称号。“IPAD教授”引发的人们对师德的讨论和反思值得我们深思。不过,“IPAD教授”也留下一个问题:作为目前信息与通讯技术(ICT)最先进的代表——平板电脑(PAD),对数字化学习有价值吗?
日前北京大学举行的“北京论坛”教育分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就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带来的变革进行了一场有意义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PAD代替传统书包?
“在北京,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书包大概有1到2公斤,五六年级达到了4到6公斤。我的孩子就被书包压得快起不来了。”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贾积有教授看来,“技术的发展应该让教育受益,PAD可以代替传统书包。”
“一个小小的PAD可以储存海量的书本,孩子的书包由此变轻变小。”贾积有教授列举PAD的好处。
从价格上来说,贾积有教授认为PAD也并非太“奢侈”。“我现在用的PAD是国内厂商生产的,价格不到500元,而课本从小学到中学12年,教材费用应该在1500元以上,比某些PAD的价格还要高。”
“在教育历史上,技术的进步经常会导致教育的变革,使得教育日益普及、方便和大众化。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联网能力越来越强,显示设备越来越便捷健康,应用软件越来越丰富实用,价格越来越易于接受。PAD就是这些特性的一个集中体现。”他说。
而且,贾积有教授认为,PAD不只应用于中小学生,“配备了智能教学系统的PAD具备成为各级各类学生的虚拟电子学习伙伴的潜能。”他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